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护士人力资源合理调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现代护理事业在不断发展,特别是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及提倡,对护士的语言艺术更是一个高要求及挑战。病区护士接触病人的时间最长,灵活处理医嘱,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固然重要,但通过良好的语言艺术,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工作,不仅达到与病人心灵上的融洽,更对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通过对病区护士的语言培训取得一定效果,使得住院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同时病人最满意的护士人次也不断增多,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健康管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2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82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自我护理能力、糖尿病代谢各种自控指标、生活满意度进行健康管理前后的评估,同时根据评估情况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结果干预前后18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基本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及检查治疗知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末梢血血糖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足部自我检查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患者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及总分、生活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管理的实施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肠内营养途径中获得比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成分,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性炭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21例进行常规洗胃、导泻;治疗组:21例在洗胃导泻后经胃管注入活性炭。对照观察两组的病程、肌酸激酶和谷丙转氨酶。结果:治疗组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心肌及肝功能损害也明显减轻,病死率降低。结论:活性炭可明显减少在人体内的吸收,加快毒素从体内排出,减轻中毒症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危重患者血糖变化与病情预后关系。方法:检测88例急性颅脑危重患者血糖水平,采用输液、饮食等护理对策对50例血糖变化组患者和38例血糖正常组患者病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血糖变化组重型患者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血糖变化组患者血糖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血糖升高可加重颅脑危重症患者脑组织损伤,使病情加重。血糖变化对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晓情况、应对方式及预防接种满意度,以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方法 选取2014年8~11月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结果 被调查家庭外地家庭多于本地家庭;99.46%的家长赞成预防接种;92.93%的家长能够按时给儿童接种疫苗,85.87%的家长知晓预防接种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78例不知晓预防接种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的家长中,有92.19%的家长认为医生应定期进行回访;知晓预防接种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的家长中,户籍类别在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应对方式上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家长的文化程度有关;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服务态度、接种流程、接种宣教、等候时间。结论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相对不足,且对预防接种满意度相对较低,因此在接种过程中应加大对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改进预防接种流程,确保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社区家庭访视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2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家庭访视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访视组由专职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家庭访视,对照组不作干预。比较1年后、2年后进行干预前后两组间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1年SBP、DBP、TG、TC、LDL-C均降低(P〈0.05),HDL-C较前提高(P〈0.05),而体重指数、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2年相关组分均有明显变化,干预前后达标情况以SBP、DBP、TG最理想,其次为FPG、2hPG、TC、HDL的达标情况,体重指数达标干预后1年无明显变化,干预后2年有明显变化。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1年、干预后2年对比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家庭访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各代谢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能有效改善被管理人员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