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时间、发生率、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30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检查,对血肿净增比例≥33%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高峰在6~12 h之间,24 h后发生率显著降低;在血压升高、患伴发疾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5,P<0.001);丘脑部位血肿、不规则血肿易发生继续出血。年龄、性别、长期饮酒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压、肾功能异常、糖尿病、止凝血功能异常、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脑出血继续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有显著相关性,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水平 ,探求NO和ET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用Green’s法测定血浆NO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结果 正常对照组 (A组 ) 2 4例 ,平均血浆NO 2 6 5 2± 2 5 1μmol/L ,ET 45 81± 11 2 1ng/L ;脑出血组 (B组 ) 2 7例 ,平均血浆NO 18 12± 4 14μmol/L ,ET132 41± 2 1 0 5ng/L ;脑梗死组 (C组 ) 4 2例 ,平均血浆NO 18 0 0± 3 12 μmol/L ,ET 12 9± 9 37ng/L。与A组相比较 ,B组和C组均有NO显著降低 (P <0 0 5 ) ,ET显著升高 (P <0 0 1) ;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 ,血浆NO和ET的含量变化 ,可能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PPARγmRNA表达水平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收集在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3d以内的脑梗死患者48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体检者45例作对照。用RT-PCR法测定两组对象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表达情况。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后48~72hCT检查结果,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PARγmRNA表达值分别为0.236±0.06和0.841±0.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脑梗死组PPARγmRNA表达和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γ=-0.662,P<0.001)。结论:发病3d内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表达下调,和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9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20mg/d晨服;治疗组同时采用心理治疗.治疗前后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和79.2%(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6.
洪潮鑫  杨兵  朱红  方鹏  王合森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48-1749,1752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的血浆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服抗癫痫药物对于癫痫患者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入组癫痫患者的泌乳素、雌二醇、孕酮以及总睾酮的血浆水平,并分别比较男、女患者未用抗癫痫药物组与用药组的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入组92例患者,男性41例,女性51例;51.09%(47/92)有PRL水平升高,43.48%(40/92)患者E2水平升高,分别有18.48%(17/92)和25.00%(23/92)患者的Ttes、PG水平下降.女性癫痫患者中,AEDs组患者有77.14%(27/35)出现E2升高,NAEDs组为43.75%(7/16),两组有显著差异(P <0.05);男性癫痫患者中,AEDs组31.58%(6/19)出现Ttes水平下降,NAEDs组为4.55%(1/22),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癫痫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变化;抗癫痫药物可影响性激素水平.男女患者的性激素受抗癫痫药物的影响变化不同,男性患者的Ttes水平降低,女性患者的E2水平升高可能与抗癫痫药物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检酶治疗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东菱精纯克检酶观察组(18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778%,总有效率9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80.0%。结论: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是显著的,奏效快,使用方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中多种因素与牵引重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椎病牵引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85例患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接受牵引治疗,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牵引重量.结果年龄、性别、病程和疾病分型不同,其最佳牵引重量亦不同.结论情况不同,牵引重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鼻窦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窦炎专用量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中文版评价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生存质量(QOL),探讨药物治疗对患者QOL的影响。 方法 收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给予药物联合治疗12周,每4周进行一次VAS评分及SNOT-20评分。另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一次相同的评分。分析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患者VAS评分、SNOT-20评分的变化及与对照组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39,P<0.01)。实验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3,P<0.01)。实验组VAS、CT评分于治疗后5个症状占比分别有所下降,每种症状的VAS、CT评分也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SNOT-20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93,P<0.01)。实验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3,P<0.01)。实验组于治疗后各症状占比人数分别有所下降,每种症状的SNOT-20评分也有所下降。 结论 药物治疗作为慢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QOL,但长期小剂量使用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病抗生素滥用的预防及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预防滥用抗生素的方法、疗效及成本。方法:将小儿腹泻病病例分为未使用抗生素的治疗组和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成本。结果:治疗组在痊愈时间、总病程等方面同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对照组有霉菌感染及药物性皮疹。对照组的药费、治疗费、床位费及总费用均高于治疗组。结论:小儿腹泻病治疗应预防抗生素的滥用,滥用抗生素可延长病程,产生药物副作用及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