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STaVR抬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电图STaVR抬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临床资料。根据STaVR抬高是否≥0.05mV分为抬高组(n=23)和非抬高组(n=45)。结果病变血管涉及左主干和左前降支近段的分别为抬高组13例(56.5%)和非抬高组1例(2.2%),病变范围为多支病变的分别为9例(39.1%)和8例(17.8%),发生心脏事件分别为7例(30.4%)和4例(8.9%),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STaVR抬高提示左主干和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病变的可能,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CD14基因多态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基因C(260)T多态性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4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CD14基因多态性并测定Hs-CRP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240例冠心病患者CD14基因C(260)T多态性:呈TT基因型106例(44.2%)、TC基因型82例(34.1%)、CC基因型52例(21.7%)。Hs-CRP水平:TT基因型患者Hs-CRP(4.5±2.1)mg/L与TC基因型患者[(2.7±1.2)mg/L]及CC基因型患者[(2.9±1.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0、8.85,均P<0.05);Hs-CRP>3.0mg/L的TT基因型高危患者占79.2%,与TC基因型高危患者(50.0%)及CC基因型高危患者(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28.04,均P<0.05)。结论T等位基因纯合子可能是冠心病炎症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CD14基因变异可能与冠心病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各时段的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0名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测量当天血糖谱,包括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前0.5h和午餐后2h血糖、晚餐前0.5h和晚餐后2h血糖、晚10时和次日凌晨3时的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计算空腹和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71%的患者出现夜间非杓型血压。餐后血糖AUC:非杓型血压组(60.54±29.33)mmol·h/L与杓型血压组(39.72±33.14)mmol·h/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而空腹血糖AUC:非杓型血压组(54.61±46.32)mmol·h/L与杓型血压组(53.11±44.10)mmol·h/L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非杓型血压组(8.81±1.70)%与杓型血压组(8.70±1.8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0.20,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可能影响其血压昼夜节律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院前心脏骤停和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进入ICU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ICU72例经过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按心脏骤停的地点分为院前组和院内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基础疾病、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的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复苏成功时肾上腺素累积量、胺碘酮累积量、乳酸、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在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开始时间、除颤开始时间、入ICU时乳酸水平、存活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院内组存活率(16.67%)与院前组存活率(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年龄、CPR持续时间、胺碘酮累积量、肾上腺素累积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很低,而院前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院内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与第一现场目击者未及时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有关,加强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早期心肺复苏、早期气管插管、早期除颤,尽快恢复重要脏器的灌注是提高复苏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2 598例早、中、晚期及产后42 d围生期孕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探讨妊娠期短P—R间期的出现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是否需要纳入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妊娠早、中、晚期及产后42 d孕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2 598例:早期妊娠(孕6~12周)697例,年龄22~38(28.14±2.54)岁;中期妊娠(孕13~27周)513例,年龄21~39(28.35±3.25)岁;晚期妊娠(孕28~41周)602例,年龄22~38(27.94±3.28);产后42 d 786例,年龄22~38(27.86±3.26)岁。收检者经详细询问病史均无…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2001年10月,笔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极化液治疗早中期肝硬化患者31例,并与采用肝安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4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慢性胃炎 43例 ,疗效满意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实用内科学》第 10版诊断标准确诊的H .pylori感染慢性胃炎患者 85例 ,将其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3例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3~ 68岁 ;病程 6个月~ 1年 10例 ,1~ 5年 2 9例 ,>5年 5例 ;合并胆汁反流 9例 ,胃黏膜糜烂 7例 ;H .pylori检测均阳性。对照组 42例 ,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2 0~ 64岁 ;病程 8个月~ 1年 8例 ,1~ 5年 3 0例 ,>5年 4例 ;合并胆汁反流 8例 ,胃黏膜糜烂10例 ;H…  相似文献   
8.
有机磷农药在胃内吸收快,常规阻止毒物吸收的方法是洗胃.洗胃越早越彻底越好.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昏迷、烦燥、肺水肿,给常规插管洗胃带来风险.2000年10月来作者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择时洗胃及解磷定灌胃[1]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