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狭窄以恶性病变多见,常伴有急性肠梗阻发生,部分甚至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近年来我们应用超细内镜直视下通过扩张、放置引流导管以及置入金属支架等方法治疗结直肠狭窄1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3.
4.
经肛减压导管治疗急性结直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症,结直肠梗阻大多为癌性梗阻。对于结直肠肿瘤造成的梗阻,通常行肠造口,然后二期行吻合术。经肛门的肠梗阻导管的应用使部分结直肠肿瘤造成的急性大肠梗阻的患者能够在梗阻近段结肠减压和肠道准备后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从而避免了造口后再行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的肺功能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70例,其中35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腔镜组),其余35例行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5天、术后2个月的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及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生存率、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FEV1、FVC均较术前及术后第5天显著升高,且腔镜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FEV1、FVC对照组显著升高(t=2.76、2.59,P〈0.05)。腔镜组患者的生存率术后6个月、术后1年虽然分别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χ2=1.753、1.982,P〉0.05)。术后腔镜组患者无一例出现房颤,其并发症发生率仅8.6%,而对照组1例出现房颤,其并发症发生率达28.6%,明显高于腔镜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753,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效果好,有利于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狭窄以恶性病变多见.常伴有急性肠梗阻发生,部分甚至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近年来我们应用超细内镜直视下通过扩张、放置引流导管以及置入金属支架等方法治疗结直肠狭窄1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POEM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术,2例患者术后出现气胸和皮下气肿,经积极对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POEM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治疗AC近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缓解AC患者吞咽困难,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旭妮  周军  林琪  洪捷敏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04-110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共检出病变29例,阳性检出率为85.3%;包括小肠血管发育不良10例,小肠克罗恩病6例,小肠肿瘤4例,小肠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3例,小肠糜烂2例,小肠息肉1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异位胰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ESD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胃异位胰腺的28例患者的资料,评价ESD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2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胃窦部27例,胃体1例;10例伴明显脐凹.病灶均为单发,病变直径0.6~2.5 cm,平均1.4 cm.ESD操作时间30~85 min,平均53 min.一次性切除病灶26例,术中出血3例,出血量均小于150ml,予热活检电凝止血成功;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术后随访3~2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ESD不但能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且能达到局部切除胃异位胰腺的治疗目的,并发症少,为异位胰腺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检查结果及其预后,比较80例医院感染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医院感染(非感染组)39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侵入性操作、并发症、抗菌药物应用、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感染部位以外源性感染46例:肺部感染24例、肠道感染16例、泌尿道感染6例;内源性感染34例:自发性腹膜炎24例、胆囊炎6例、胆管炎4例;送标本130份,104份检出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两组比较感染组年龄大、Child-Pugh分级高、侵入性操作、并发症、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死亡率15.00%,高于非感染组的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难以避免,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该针对其临床特征实施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