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基因多态预测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对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DNA修复基因XPC多态性及单体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长春瑞滨加顺铂(N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63例NSCLC患者DNA修复基因XPC多态性及单体型;选择NP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分析化疗敏感性与XP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与XPC Val499A la多态C/C基因型者相比,C/T+T/T基因型的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增大到2.166倍(P=0.048,OR=1.008-4.655);与携带XPC PAT多态L等位基因者相比,携带S等位基因的个体化疗敏感性增大到2.353倍(P=0.034,OR=1.047-5.291);以其他单体型者为参照,携带XPC C-L-A(Val499A la-PAT-Lys939G ln)单体型的个体在化疗无效组的比率(6.7%)显著高于有效组(0.0%),差异有显著性(P=0.007)。结论携带XPC C-L-A(Val499A la、PAT、Lys939G ln)单体型患者对NP方案化疗应答差,XPC基因位点多态性对NSCLCNP方案化疗敏感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DP、NP、EP三种含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给予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和EP方案(足叶乙甙+顺铂)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DP组、NP组、E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2.31%、41.38%、15.00%,DP和NP组疗效明显好于EP组(P〈0.05)。NP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DP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优于EP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相代谢酶谷胱甘肽转硫酶GSTP1基因(105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I Iung cancer,NSCLC)遗传易感性以及化疗敏感性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NSCLC患者和正常人群共204例检测外周血DNAGSTP1 105位点的多态性;102例NSCLC患者选择NP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以A/A基因型为参照与其他2种G/G和A/G基因型比较,NSCLCGSTP1 105位点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1:1配比后,以A/A基因型为参照与其他2种基因型比较,敏感组G/G+A/G分布频率(46.43%)高于非敏感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3.95,P<0.05),携带A/G或G/G等位基因患者较携带A/A基因型者对化疗更为敏感.结论:GSTP1 105位点多态性和NSCLC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携带GSTP1105位点A/G或G/G基因型NSCLC患者,应用NP方案化疗敏感性高于携带A/A基因型患者.  相似文献   
4.
5.
洪成雨  徐倩  岳峥  张晔  袁媛 《癌症》2009,28(12):1291-1297
背景与目的:基因多态预测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对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 codon194及39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长春瑞滨加顺铂(vinorelbine and cisplatin,NVB and DDP,N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NAXRCC1194和399位点的多态性。选择NP方案化疗,化疗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并分析化疗敏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携带XRCC1基因Codon194C/T+T/T基因型者化疗有效率(41.8%)是C/C基因型者(26.0%)的2.038倍(P=0.036,95%CI=1.044-3.976)。携带XRCC1基因Codon399G/G、A/G、A/A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37.1%,34.6%,14.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分析软件SHEsis发现以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观察并对比奥沙利铂(L-OHP)分别联合培美曲塞(PEM)、吉西他滨(GEM)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予LOHP+PEM方案,B组予L-OHP+GEM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药物毒性反应及2年生存率。结果①两组临床疗效构成、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化疗后2年生存率、病死者平均生存月数相近(P0.05);②A组腺癌患者化疗后KPS评分、2年生存率、病死者平均生存月数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当,L-OHP+PEM方案对腺癌疗效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洪成雨  郑美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13-113,115
目的观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入万特普安的疗效。方法37例经肺CT和病理证实的患者给予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放净胸水后注入万特普安,经B超观察疗效。结果全缓解10例(27.03%),部分缓解20例(54.05%),无效7例(18.92%),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0例(81.08%)。治疗有效者生活质量平均提高20分。不良反应轻。结论中心静脉导管与万特普安联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第二、三代ALK抑制剂治疗克唑替尼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第二、三代ALK抑制剂治疗克唑替尼耐药后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7月26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交叉核对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2 03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三代ALK抑制剂治疗克唑替尼耐药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0.520 [95%CI(0.483,0.558)],亚组分析中Loratinib的ORR显著高于Ceritinib(P<0.05);而Ensartinib的疾病控制率(DCR)显著高于Ceritinib、Alectinib、Brigatinib(P<0.05)。对于存在颅内转移的患者,第二、三代ALK抑制剂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0.515 [95%CI(0.434,0.595)],亚组分析中Ensartinib和Loratinib的IORR显著高于Certinib(P<0.05)。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为0.834 [95%CI(0.785,0.874)],而Alectinib,Brigatinib和Ensartinib的IDCR显著高于Certinib(P<0.05)。结论:本研究肯定了二代、三代ALK抑制剂对于克唑替尼治疗后的ALK阳性的N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Ensartinib和Loratinib在总体治疗效果及颅内病灶控制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但本研究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尚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探索和分析予以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