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余杭县伤寒疫情在1950~1986年主要表现为散发,发病率波动在1.5/10万~14.95/10万。但1987~1988年,发病率显著上升。1987年发病309例,发病率为36.84/10万,1988年发病349例,发病率41.17/10万。病例分布主要集中于运河水系地区,沿运河乡镇1987年发病207例,占全县病例总数的68.9%,1988年发病181例,占51.89%。两年中7起永型暴发,共110例病人,均分布于上述地区。各月均有发病,夏秋季明显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余杭县莫家桥村子1983年基本控制丝虫病后,继续进行了流行病学纵向监测。1984~1988年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分别由1983年的1.03%和30.43%下降为1988年的0和2.63%;原有微丝蚴血症者在3~5年内转为阴性;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率由1983年的0.07%下降为988年的0;10岁以下儿童血检微丝蚴及 ELISA 检测均未发现阳性者。表明当地己阻断了丝虫病的传播。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消灭丝虫病的技术标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马来丝虫病低度流行的浙江余杭县莫家桥村,进行了阻断马来丝虫病传播的现场研究。当地系以中华按蚊为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根据连续3年实验证明:治疗微丝蚴密度较高者,是阻断马来丝虫病在低度流行区传播的关键性措施。人群微丝蚴率在1%或以下,微丝蚴血症者的微丝蚴密度在5条/60μl以下时,其残存的微丝蚴血症者不经治疗可逐年转阴,达到阻断马来丝虫病传播的结果;其后的防治对策应着重监测工作,无需采取反复查治的措施,这样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