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肉眼观察与仪器检测四环牌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的性能。结果,该指示胶带持粘力≥5min,剥离强度≥5 N/25 mm,抗张强度≥110 N/25 mm。经12℃压力蒸汽作用20min,或132℃压力蒸汽作用 3 min,其由原淡黄色均变为黑色;室温( 20- 25℃)下存放 15个月,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抗真菌新药环吡酮胺具有结构新、抗菌谱广、毒性小等特点。它与目前常用的咪唑类抗真菌药的结构完全不同,优于国内其它同类药物,是国家医药总局确定的八五期间重点开发研究的国家级新药。它不仅抗真菌活性显著,还对各种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毛滴虫等也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对使皮肤角化的真菌有高效,该药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该药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增添了抗真菌药新品种。为广大军民皮肤病及甲癣病患者解除病痛。我们经过不断的摸索、考察与完善,建立了一套实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成功  相似文献   
3.
Martin等报道α-(二丁氨甲基)-6,8-二氯-2-(3,4-二氯苯基)-4-喹啉甲醇(WR 30090)对抗药性恶性疟疗效较高,光敏副作用小;这类化合物中的喹啉核用吡啶、菲、芴等其它芳环核取代所合成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疟作用,α-(烷氨甲基)-2,7-二氯-4-芴甲醇就是一例。因此,作者等用喹唑啉核取代喹啉核合成了通式为I的化合物14个,I_(a~n)(表1),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抗疟药。  相似文献   
4.
Fourteen α-(alkylaminomethyl)-2-phenyl-4-quinazoline-methamols(Ⅰ) had been synthesized and screened. In preliminary screening, compounds Ie and Im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against plasmodium berghei in mice at 100 mg/kg/day × 3.  相似文献   
5.
吡酮胺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真菌药。自1973年联邦德国首次报道以来,国外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5年载入美国药典第21版。目前吡酮胺在国外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其他方面。本文概述了国外十几年来有关吡酮胺在化学、生物、临床及其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前文报道2-特丁氨甲基-4-(7′-氯-4′-喹啉氨基)-5,6,7,8-四氢-1-萘酚盐酸盐对伯氏鼠疟原虫敏感株的作用较强,但对抗氯喹株有一定的抗性,在一些抗疟药中单边或双边取代的氨基苯酚侧链对抗疟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Ohnmach等报道的甲氟喹,在其母核的2位和8位各为三氟甲基取代,与同类化合物相比,有较强的抗疟作用,并与氯喹无交叉抗药性,已在临床试用。因此,我们用三氟甲基代替喹啉核7位上的氯原子,并在喹啉核的4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7个2-(烷氨甲基)-4-(2-甲氧基-7-氯-10-苯骈[b]-1,5-萘啶胺基)-5,6,7,8-四氢萘酚盐酸盐的合成。初步动物筛选结果表明,除化合物Ⅳ_2外,其余化合物在5~10mg/kg的剂量对鼠疟的抑制率均为100%,其中化合物Ⅳ_1和Ⅳ_5在2.5mg/kg的剂量也能达到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8.
由于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了抗药性,迫切需要寻找新结构类型的高效、速效、无抗性的新药。1972年Nabih~[1]报道了对鼠疟(P.berghei)具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的2-二乙氨甲基-4-(7-氯-4-喹啉氨基)-5,6,7,8-四氢萘酚(Ⅰ)。1976年我们合成了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