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传统的血管造影方法相比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是一种全新的无创伤的检查技术 ,最早仅用于头颈部 ,近年来运用范围正向全身各部位拓展。在下肢血管方面 MRA的优势也逐步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笔者对 6 4例用 MRA方法检查的下肢血管与彩超 ,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 ,对其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评价。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资料完整的下肢 MRA检查患者 6 4例 ,男性 4 0例 ,女性 2 4例 ;年龄4 8± 9.6岁 (9~ 72岁 )。其中动脉检查 2 8例 ,静脉检查 2 0例 ,动静脉均检查 16例。…  相似文献   
2.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MRI影像表现,评价其在K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符合KTS诊断标准的31例KTS患者患肢进行MR常规扫描、MR血管成像(MRA)、静脉血管成像(MRV)和X线顺行静脉造影(XRV)检查,并观察肢体及静脉病变情况。结果12例MRI发现肢体软组织内血管瘤。软组织肥大27例。浅静脉曲张21例。静脉畸形27例。20例同时行MRV与下肢XRV的患者显示浅静脉曲张和特征性坐骨神经均分别为17和11例。下肢XRV检查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0例;MRV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5例和静脉行径异常4例。MRV显示深静脉异常8例,下肢XRV显示深静脉异常7例。结论MRI是诊断KTS有效和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常见的致死性主动脉疾病 ,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笔者回顾性分析 1995年 6月~1999年 3月 MRI诊断的主动脉夹层病例 ,探讨其影像学表现与定性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性 13例 ,女性 12例 ,平均 6 1岁 (38~ 70岁 ) ;2 3例有高血压病史 ,2例为马凡综合征患者且均为女性。按 De Bakey分型 [1 ] ,本组 型者 10例 , 型者15例 (包括 3例夹层局限于腹主动脉 )。1.2 方法  2 5例 MRI(1.5 T超导 MR机 ,MAGNET VI-SION,Sim ens公司 )检查中包括 SE序列、Cine MRI和MRASE序列常…  相似文献   
4.
MRI常规序列对脊柱转移瘤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对于确定其分期、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脊柱是转移瘤的最常见部位。近年来 ,一些研究表明 MRI对脊柱转移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 ]。笔者通过对 31例脊柱转移瘤 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探讨 MRI不同常用扫描序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收集 1996~ 2 0 0 0年间诊断为脊柱转移瘤并且进行过 MRI检查的患者 31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9例 ,年龄5 4± 7.5岁 (2 5~ 80岁 )。总计 174个椎体转移。原发病灶有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和脂肪肉瘤。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源CT冠脉造影评估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74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被分为MS组(26例)和非MS组(48例),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前,使用双源CT血管造影评估冠脉钙化积分,同时定量评估冠脉显著狭窄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数目。结果:MS组患者冠脉显著狭窄的血管支数明显高于非MS组[(2.27±0.92)支:(1.46±1.20)支,P0.005]。两组患者间的钙化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参数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的钙化斑块[MS组144个(5.54个/例),非MS组140个(2.91个/例)和软斑块[MS组134个(5.15个/例),非MS组109个(2.27个/例]有显著性差异(钙化斑块,P0.05;软斑块,P0.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S与软斑块独立相关(OR=1.44,P=0.028)。结论:在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中,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血管支数、钙化斑块和软斑块发病率升高,提示代谢异常可以增加冠脉斑块和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A阈值对MR弥散张量胼胝体纤维束重建的影响,并寻求最佳阈值。方法 20名健康成年人,男10例,女10例,分别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对DTI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调节不同FA阈值进行胼胝体纤维束重建,获得FDi和FA等参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0.05~0.40间,每0.05取一个值作为FA阈值:FA阈值取0.05与0.1、0.3和0.35以及0.35和0.40时测得的FDi值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组之间FDi值均有统计学差异;②在0.10~0.30之间每0.01取一个值作为FA阈值:每组FA阈值下测得的FDi值均与相邻若干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无差别组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0.16~0.24之间,其中以0.20时达到高峰;③不同FA阈值下测得的FDi值与FA值存在线性相关(r=-0.918)。结论①正常胼胝体纤维束成像时,FA阈值小于0.1或大于0.3时,纤维追踪将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而0.16~0.24为正常胼胝体纤维追踪的适合阈值,其中0.20可能为最佳阈值;②FDi值是DTT的一个重要参数,与FA值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健康儿童颈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东挥  邹松 《解剖学报》2014,45(3):364-368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儿童颈髓发育规律。方法 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对90例健康儿童行颈髓扩散张量成像。在颈髓节段分别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各向异性分数值(FA)、纤维束平均长度(Ltract)以及纤维束体积(Vtract)。结果 各组的ADC值、FA值、Ltract及Vtract分别如下:0.9747±0.2777、0.8493±0.2236、0.8210±0.1432、0.9198±0.1444、0.9048±0.1676;0.4117±0.0391、0.4712±0.0199、0.4944±0.0439、0.5608±0.0443、0.6169±0.0551;25.61±8.63、24.66±7.14、27.03±7.23、34.93±10.99、37.63±10.22;3.07±1.49、3.00±1.52、3.81±1.33、5.41±2.35、6.64±2.84。各年龄组的FA值、Ltract和Vtract不完全相同(P<0.001),而ADC值各年龄组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8, P=0.145)。在组间的两两比较中:1、2组间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组间FA值、Ltract和Vtrac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5组间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A值、Ltract和Vtract与年龄呈正相关。
结论 儿童颈髓发育具有阶段性,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磁共振扩散张量技术可用于观测儿童颈髓并评价其发育。  相似文献   
8.
邹松  沈东挥  罗晓捷 《解剖学报》2011,42(5):653-656
目的 探讨儿童胼胝体压部纤维束发育规律.方法 120名健康儿童(年龄5d~14岁)分为5组,≤1岁为第1组(22名),>1岁~3岁为第2组(20名),>3岁~6岁为第3组(22名),>6岁~10岁为第4组(30名),>10岁~14岁为第5组(26名).分别行脑部常规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弥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探讨儿童皮质脊髓束年龄和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规律。 方法 9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且颅脑磁共振检查正常的儿童(年龄5d~18岁)。按年龄分为5组: 婴儿组(组1,≤1岁),幼儿组(组2,>1~3岁),学龄前组(组3,>3~6岁),学龄组(组4,>6~12岁),青春发育期组(组5,>12~18岁)。每个年龄组内再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各组儿童分别行头部扩散张量成像, 根据感兴趣法选取皮质脊髓束感兴趣区并重建,测量重建的皮质脊髓束的扩散张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各年龄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数各向异性(FA)值、纤维示踪平均长度、体积以及示踪的纤维束数量不完全相同(P<0.01);组间的两两比较间发现,1组与2组间ADC值、FA值及示踪纤维平均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与3组间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与4组间ADC值、FA值、示踪纤维平均长度、纤维束数目及体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DC值与年龄间呈负相关,余参数与年龄间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皮质脊髓束发育具有阶段性,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磁共振扩散张量技术可用于观测儿童皮质脊髓束,评价其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及联合血清CA125对卵巢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3.0T磁共振后处理工作站对病理证实的75例卵巢占位性病变囊实性部分ADC值进行测量,对卵巢良恶性占位性病变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其最佳诊断阈值;卵巢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MRI及MRI+CA125两种方法分别与病理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2检验和Kappa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卵巢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囊性部分ADC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最佳良恶性阈值为2711.6×10-3 mm2/s;卵巢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实性部分ADC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最佳良恶性阈值为920.3×10-3 mm2/s;卵巢囊性占位性病变整体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多重比较,卵巢恶性肿瘤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别与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实性占位性病变整体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多重比较分析,卵巢恶性肿瘤与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MRI+CA125两种方法分别与病理吻合分析,MRI诊断卵巢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2.2%,准确度为85.3%,约登指数为72.2%;MRI+CA125联合诊断卵巢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86.7%,准确度为89.3%,约登指数为80.0%;检验吻合系数MRI+CA125(0.783)>MRI(0.703),表明MRI+CA125联合诊断与病理的吻合度更好。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及联合血清CA125对卵巢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提高卵巢占位性病变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