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世成  李波  汪毅宏  徐大雄 《内科》2011,6(2):129-130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置换组(160例)和对照组(150例),置换组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1次,共置换3~5次,每次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 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重复2次,间隔5 m in,最后1次加地塞米松5 mg鞘内注射。对照组按SAH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160例经置换脑脊液后头痛能迅速缓解,平均为4.6 d,而对照组150例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3.2 d,置换组神志不清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头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置换组0例,而对照组20例,置换组无脑积水的病例发生,而对照组发生脑积水25例。结论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是一种缓解头痛,减少脑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 的:探 讨 肿 瘤 合 并 脑 卒 中 后 抑 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 发 生 率 及 其 与 白 细 胞 介 素 -1(interleukin-1,IL-1)、白 细 胞 介 素 -2(interleukin-2,IL-2)和 脑 源 性 神 经 营 养 因 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首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 188 例肿瘤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患者脑卒中后的抑郁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 IL-1、IL-2 和 BDNF 水平,比较是否 PSD 患者以及不同抑郁程度的 PSD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或 χ2 检验,患者抑郁 HAMD-17 评分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对患者 PSD 的影响。结果:PSD 的总体发病率为 41.5%(78/188),其中轻度抑郁 35 例(44.9%)、中度抑郁 28 例(35.9%)、重度抑郁 15(19.2%)。PSD 组的 NIHSS 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MRS 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和 HAMD-17 评分明显高于非 PSD 组,而 ADL 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和 MBI 评分显著低于非 PSD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PSD 患者的病变部位多位于左侧,而非 PSD 患者的病变多位于右侧,病变部位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SD 患者的血清 IL-1、IL-2 随着抑郁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 BDNF 水平随着抑郁病情的加重而降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5)。肿瘤合并脑卒中患者抑郁 HAMD-17 评分与血清 IL-1、IL-2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及血清 BDNF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IL-1、IL-2 水平越高、血清BDNF 水平越低是肿瘤 PSD 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 0.05)。结论:血清 IL-1、IL-2 水平越高,血清 BDNF 水平越低的肿瘤合并脑卒中患者发生 PSD 的风险也越大,发生 PSD 后的抑郁程度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诊断成立后即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1次,共置换3~5次,每次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间隔5 min重复操作2次,最后一次加地塞米松5 mg鞘内注射.结果 进行脑脊液置换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未进行脑脊液置换组,而好转率显著低于未进行脑脊液置换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脊液置换次数之间再出血发生率与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进行动脉瘤修复的SAH行脑脊液置换术致再出血风险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的疗效.方法 诊断成立后即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1次,共置换3~5次,每次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间隔5min再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再间隔5min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加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结果 160例经置换脑脊液后头痛能迅速缓解,平均为4.6d,而对照组150例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3.2d,P>0.05.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置换组0例,而对照20例,置换组无脑积水的病例发生,而对照组发生脑积水25例.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是一种缓解头痛,减少脑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在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AV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静注IVIG治疗,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包括退热,惊厥控制,意识恢复,头痛、呕吐消失时间以及治愈、好转、死亡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本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IVIG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提高预防脑梗死的意识,力求防止和减少卒中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14~45岁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人脑梗死危险因素复杂多样,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结论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青年人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07—2011-03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7例(病例组);对照组202例,为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探讨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359.47±70.84)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0.26±76.35)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LDL-C及血尿酸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OR=1.183,95%CI1.052~1.331;P=0.018)。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血尿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是急性脑卒中(ACVD)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预后差.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360例ACVD患者,其中并发MOSF 54例,发生率15%,现就其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52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经治疗后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5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出血性脑梗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