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滩地区是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点地区。为了进一步摸清该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1994年对东至县江滩型重疫区稠林村进行了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村概况稠林村位于东至县长江江外滩与七里湖垦区交汇处。该村总人口1 789人,433户,20个村民小组,耕牛197头。外滩总面积985 050m~2,其中有螺  相似文献   
2.
七里湖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里湖位于长江南岸的东至县境内,原是一个季节性通江湖泊,总面积400.4km2。历史上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974年开始综合治理七里湖,制定了围垦灭螺规划,按照“河湖分家,旧河改道,沿湖打坝,沿山撇洪,翻耕灭螺”的原则,奋战了3个春秋。兴建大小工程100多处,完成土石方1600多万m3,建电力排灌站5座。至1981年,有螺面积下降82.4%,居民感染率下降77.9%,耕牛感染率下降51.9%,表明七里湖围垦灭螺工程对该地血吸虫病防治发挥了较大作用。为此,对七里湖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该…  相似文献   
3.
东至县于1992年开始实施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实施计划共5年,覆盖本县15个流行乡镇、239个流行村,人口318854。根据项目技术方案要求,于实施的第3年对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一次中期评估,现将1994年底,对项目覆盖区全面螺病情考核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东至县是安徽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之一,全县39589033m~2现有钉螺的三滩中易感带为900多万m~2,共80处.1989年三滩地区共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急感)1059例。近几年,由于采取健康教育,扩大化疗及易感带灭螺等防  相似文献   
5.
6.
七里湖原为安徽东至县境内长江南岸的一个季节性通江湖泊。由20个大小湖泊、186个大小湖汊组成。总面积400.4km~2。历史上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据文献记载,1916~1949年的33年同,沿湖120个村庄被毁灭,3000多人死于血吸虫病,1700亩良田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自于1992年启动运转,至今已有4年了。由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项目,它包括防治、监测、健康教育、培训和科研等五项主要工作。我县根据项目总目标的要求,在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防治对策前提下,认真地分析疫情状况,重点突出健康教  相似文献   
8.
1992—1995年在东至县七里湖稠林长江外滩根据滩地高程、植被和感染螺分布特征,对滩地划分单元,采取因地制宜、结合生产整治滩地,同时进行人畜化疗的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结果表明,4年中居民感染率由治理前10.5%降至1.4%,下降86.4%,急性感染得到控制;耕牛感染率由64.8%下降到9.5%,下降了85.3%;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显著下降。经过治理,江外滩滩貌明显改观,结合生产整治滩涂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畜活动频度对感染性钉螺分布影响,并观察了以建立安全放牧场、封滩为主的滩地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表明,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与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百活动频度之间的回归关系有显著意义;通过建立安全放牧场和综合治理滩地,两年后滩地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以及附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得到明显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我县1992年-1995年根据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总目标要求,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策略,针对我县疫情状况,重点突出健康教育、防治、监测等运行环节,4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情况东至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于江湖洲滩型流行区。全县行政村371个,其中流行村239个,疫区总入口32.6万人,耕牛17456头,现有钉螺面积4109万m’,其中,江湖洲滩有螺面积3658万m‘,占89.0%。按疫情分全县重度流行村31个;中度流行村136个;低度流行村72个。项目初入群平均感染率8.3%,耕牛平均感染率征83%。实施情况1成立组织,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