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吸毒者感染粪类圆线虫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吸毒者感染粪类圆线虫1例,用肠虫清按常规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2.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它病程长,早期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起病缓慢,症状轻而不典型;病后3—6月典型症状逐渐明显;晚期患者(发病1~2年后)可因长期发热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常并发肺炎、粒细胞缺乏症、败血症等。本病预后较好,自采用葡萄糖酸锑钠治疗以来,病死率减少,治愈率达95%以上。此病解放初曾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四川、湖北、山西、辽宁、内蒙古和北京市郊等长江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目前只有新疆、甘肃、四川、山西、陕西、内蒙等6省、区有新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3.
2013 年厦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3年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册》的要求,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监测样品408份,检出致病菌22株,总检出率为5.3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0%(4/2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12.5%(4/3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6.67%(5/75)。结论饮用水、婴幼儿食品、地方特色食品、餐饮食品和水产品是厦门市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由此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曼氏迭宫绦虫皮肤裂头蚴腹壁寄生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段,作者根据镜检的虫体生物学形态鉴别特征,对照文献[1],结合个案调查,对某市立医院送检手术标本进行检查,确诊此标本为曼氏迭宫绦虫皮肤裂头蚴病患者1例.  相似文献   
5.
1996年至1998年作者在厦门曾厝埯研究了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aspp.)虫口密度的季节消长规律和在稻根内的垂直分布。双季稻虫口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初和10月中旬,每10g鲜根分别带虫756.0条和725.3条;单季稻虫口仅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一个高峰期,此时虫口密度达到每10g鲜根带虫343.2条。无论是单季稻还是双季稻,都是从水稻分蘖期到长穗长粒期这一期间根系虫口密度最高。由此可见,该线虫的活动规律与水稻的一生生长,尤其与其营养生长同步化。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区登革热病媒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厦门市登革热媒介蚊种、孳生地及季节分布等进行调查,为评估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参照《福建省登革热监测方案》进行较系统的调查。结果:在积水池、旧轮胎、蓄水缸等18种积水容器仅发现白纹伊蚊孳生,其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分别是142.7、55.8%、46.8%,伊蚊7、8月达到活动高峰期,2月是低谷期。结论:伊蚊孳生地分布主要与容器积水、群众卫生保健意识等因素相关;季节活动高峰期与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呈正相关;伊蚊指数已超过登革热流行高危险指数,必需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7.
广州管圆线虫是引起人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某些岛屿和泰国、印度、日本、菲律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州〔1〕、温州〔2〕等均有确诊脑膜病例乃至死亡病例的报告,李友松等于2001年发现并报道了福建省首例患者〔3〕,林金祥等对20  相似文献   
8.
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埃立克体的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福建厦门微小牛蜱携带的埃立克体,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埃立克体,然后对阳性标本中的埃立克体进行16SrRNA全基因序列测定并分析。结果 共检测吸血微小牛蜱标本299份,27份阳性,阳性率为9.0%。选择其中的1份阳性样本扩增16SrRNA的全基因序列,全长1458bp,序列对比显示与泰缅边境和越南的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9%,相差2个碱基;与西藏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7%,相差4个碱基;与非洲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6%,相差7个碱基;与中国南方的查菲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8.9%,相差17个碱基。结论 从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检测到埃立克体,可能是一个埃立克体新的亚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克隆十二指肠钩虫的ITS1-5.8S-ITS2,初步分析钩口属的系统发育,构建基于ITS1、ITS2的圆线目线虫的系统进化树,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进化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从厦门海沧东孚镇收集标本,分离,形态鉴定为十二指肠钩虫,分别克隆了供试钩虫的ITS1-5.8S-ITS2序列,经NCBI网站的BLAST比对以及基于ITS1和ITS2序列的钩口属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供试钩虫的ITS1、5.8S和ITS2序列,它们的长度分别为366bp、153bp和221bp,登陆http://www.ncbi.nlm.nih.gov进行BLAST,在数据库中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序列,将获得的序列作为新的序列上传至GenBank中进行注册,各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5.8SrRNA基因:EU344796、ITS1-5.8S-ITS2:EU344797。结论从系统进化树中,本实验的供试十二指肠钩虫均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十二指肠钩口线虫自然聚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福建城市高楼地下层蚊虫密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层蚊虫滋生现状。方法 :调查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龙岩、三明等主要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层的蚊虫滋生地种类和分布现状、滋生习性与密度 ,以 5 0 0ml孑孓勺捕捞幼虫计算密度 (条 /勺 ) ,用人工小时人饵诱捕趋吸蚊计算成蚊密度刺叮率〔只 /(h·m )〕。结果 :调查 5市 10 8座高层建筑地下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 ,85 .2 %地下层发现有蚊虫滋生 ,查获各种积水 696处 ,发现有蚊虫滋生的积水阳性率为 71.7% ,平均每座有阳性滋生地4.6处。重要滋生环境为积水池、排水沟、积水滩和轮胎。主要滋生蚊种为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 ,2种蚊虫最高幼虫密度分别为 10 65和 2 65条 /勺 ,成蚊平均刺叮率致倦库蚊为 18.2只 ,白纹伊蚊为 12 .6只。结论 :高层建筑地下层是城市蚊虫重要的滋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