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螺杀粉剂杀灭皖南山区钉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强螺杀粉剂(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对山丘地区残存钉螺的杀灭效果。方法实验室采用泥盘接触法比较强螺杀粉剂喷粉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效果。现场试验分强螺杀粉剂环境清理组、未清理组及常规喷洒法未清理组进行,观察3组灭螺效果。结果室内强螺杀粉剂喷粉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1、3、7 d的钉螺死亡率均 >95%,差异均无显著性(X2分别为0.346、0.346、1.013,P均>0.05)。现场试验强螺杀粉剂喷粉环境清理组、未清理组和喷洒法环境未清理组的灭螺效果均>95%,3组之间7 d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X2=-8.572,P>0.05),3组之间15 d的钉螺死亡率差异亦无显著性(X2=2.765,P> 0.05),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率均>98%。结论强螺杀粉剂喷粉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效果一致,而且不需用水、不需清理环境,特别适合杀灭山丘地区钉螺。  相似文献   
2.
黄山市自1994年血吸虫病防治进人监测巩固阶段以来,每年都查出残存钉螺.为及时控制和消灭残存钉螺,1997年后,在加强药物灭螺的同时,针对不同环境,实施了环境改造方法消灭残存钉螺.为了解和评价环境改造(简称环改,下同)消灭钉螺的效果,我们对全市环改灭螺工程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播阻断地区晚期血吸虫病人分布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和掌握传播阻断地区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晚血)的分布状况和特点,加强对晚血病人的监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晚血病人开展救治,根据“安徽省2005年晚期血吸虫病调查方案”,我们于2005年1~2月对全市现存晚血病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调查方法和内容黄山市所辖各区、县调查工作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组织血防、医疗机构共同实施,抽调临床、B超、检验、统计等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以全市历年晚血病人个案卡和当地医疗机构近年门诊或住院等资料为依据,通过现场询问、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等,确定各型晚血病人的分…  相似文献   
4.
皖南山区残存钉螺的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残存钉螺分布、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和消除残存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2005年黄山市螺情监测数据和气温、降雨量等气象资料,分析残存钉螺分布特点、相互关系;选择有残存钉螺环境现场观察螺口消长和钉螺繁殖状况;选择2001~2005年施行药物灭螺的20个螺点,现场观察土表、土内钉螺分布情况和药物灭螺对残存钉螺的作用。结果1994~2005年螺情资料显示,残存钉螺主要分布在历史疫情较重的区(县)和复杂环境,查出的有螺环境数和有螺面积与历史有螺面积分布密切相关(r点=0.984、r面积=0.962,P均<0.01);年降雨量和3~5月降雨量对逐年查出的有螺环境数呈负相关(r年降雨=-0.618,r3~5月降雨=-0.590,P均<0.05);残存钉螺交配率最高达13.18%;药物灭螺对土表、土内残存钉螺杀灭效果显著。结论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回升与历史螺情及环境有关;残存钉螺繁殖能力较强;加强历史有螺区药物灭螺可有效控制钉螺回升。  相似文献   
5.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原属山丘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4年进入监测巩固阶段。通过12年的监测,未发现有人、畜本地感染的病例和感染性钉螺。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病情监测质量,我们于2006年下半年引进了“胶体染料免疫渗滤法(colloidal dye immunofihration assay,CDIFA)法”开展了病情监测,并用间接血凝(IHA)方法进行对照。CDIFA法是检测人血清中的抗日本血吸虫抗体,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模式,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包被在微孔滤膜上,检测时将血清滴于其上,再加胶体染料标记的SEA,若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存在,则可在膜上形成斑点,它比IHA快速、简便、特异、可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黄山市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感染情况,为全市防控肺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水系分布特点和以往调查情况确定调查点,在调查点内根据当地环境,选择调查溪流,采用人工和地笼捕捉境内溪流中的溪蟹,实验室解剖镜下检查肺吸虫囊蚴。计算溪蟹的感染率及囊蚴感染指数。结果调查了11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捕捉溪蟹275只,检出阳性溪蟹57只,阳性率20.73%。感染度平均每只蟹3.51个,感染性溪蟹每克含囊蚴数0.958个,蟹囊蚴感染指数为0.194 06。随着溪蟹体重的增加,阳性率和感染度随之增高(r_(阳性率)=0.905,P0.02;r_(感染度)=0.929,P0.01)。雄性溪蟹的阳性率和感染度均高于雌性溪蟹(x~2=136.53,P0.01)。不同水系溪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P0.05)。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黄山市仍存在着较高的肺吸虫病流行因素。新安江水系流域是今后肺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环境改造工程灭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2008年黄山市共查出螺点117个、面积31.91 hm2,共实施环境改造灭螺工程43处、面积11.44 hm2,消灭钉螺面积11.42 hm2。43处环改工程中,损坏的有8处、杂草生长且适合钉螺孳生的有13处。损坏的环改工程中,水泥浇注硬化3处、单纯水泥沟壁抹面5处;累计监测面积78.28 hm2,均未查到钉螺。结果表明,环境改造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残存钉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杀虫丁对山丘地区残存钉螺的杀螺效果。方法采用室内浸杀和喷洒方法,与氯硝柳胺灭螺效果进行比较,并设清水对照组,观察不同浓度的钉螺死亡率。结果室內浸杀杀虫丁2.0mg/L48h钉螺死亡率为99%,氯硝柳胺2h 1.0mg/L、2.0mg/L和48h各浓度组钉螺死亡率均达99%以上,两种药物浸杀灭螺效果除2.0mg/L组浸杀48h差异无显著性(x~2=0.00005,P>0.25)外,其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室内喷洒杀虫丁和氯硝柳胺24h和48h各浓度组钉螺死亡率均达99%以上,两种药物的喷洒灭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杀虫丁具有较好的抑制钉螺爬动作用。结论杀虫丁的灭螺效果喷洒优于浸杀。建议浸杀灭螺浓度应大于2.0mg/L,喷洒剂量为2g/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播阻断地区流动人口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收集黄山市1994~2006年流动人员血吸虫病监测资料,现场调查外出、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情况,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进行螺情调查。结果1994~2006年全市共查出流动人员血吸虫病人10例,本次调查外出、外来务工人员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49%和0.47%,粪检均未查出血吸虫病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查出有螺面积3 000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流动人口对传播阻断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力度,防止外来传染源输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探索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新的监测方法, 以考核县 (区) 监测工作质量。方法 方法 抽调血吸虫病防 治机构技术骨干组成螺情调查小组, 每年分别对黄山市1~3个县 (区) 的重点、 可疑地区采用随机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开 展螺情专项调查。结果 结果 1997-2013年全市共完成21个县 (区)、 38个乡 (镇)、 118个行政村螺情专项调查, 共查出有螺乡 (镇) 7个、 行政村10个, 有螺环境数18个, 有螺面积10.91 hm2 。 结论 结论 黄山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仍有少量有螺面积, 必须加强监测。抽调血防机构技术骨干组成查螺专业队, 能提高螺情监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