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实施改良康复支持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改良康复支持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BNA)、1周岁时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分(CDCC)以及矫正胎龄12个月时身高、体重、头围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儿NBN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CDCC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实施改良康复支持模式疗效确切,有利于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头颈部CT血管造影图像、治疗方式以及门诊随访资料,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男性17例(70.8%),女性7例(29.2%),平均年龄(52.0±9.4)岁.22例(91.7%)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闭塞载瘤动脉19例(79.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12.5%),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合并脑梗死1例.另2例(8.3%)采用保守治疗,均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并死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15个月(范围5~50个月),转归良好18例(75.0%),无出血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对一个体化带教在儿科新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刚转入儿科病房工作的已取得全国护士资格证的护士30名,分别在护士长安排下与高年资护士结成带教小组,实行一对一个体化带教模式。于带教前、带教3个月后,考核比较新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相关理论知识、穿刺能力、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及取得患者家属信任度;带教结束后调查新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及患儿家属对新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满意度,并分析护理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得分情况与带教前后新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综合能力。结果:带教3个月后,新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相关理论知识、穿刺能力、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及取得患者家属信任度评分高于带教前(P0.05);带教结束后调查发现,80.00%新护士对一对一个体化带教老师感到满意,92.00%患儿家属对新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感到满意。护理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得分中职业素质得分最高,为(3.82±0.27)分,胜任力总分为(3.79±0.31)分。结论:应用一对一个体化带教模式,可快速提高儿科新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综合水平,提升带教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总结、行电生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无痛性下肢远端无力.电生理检查示四肢广泛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基因检测示3例患者均存在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缺失突变.结论:HNPP多以神经易卡压部位发病,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异常,神经电生理表现为广泛神经脱髓鞘损伤,基因检测能确诊.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即Devic病、Devic综合征,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称为视神经脊髓炎型多发性硬化(opticospinal multiple sclerosis,OSMS),它是一种先后或同时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疾病.由于NMO和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表现相似,常与MS相混,然而两者在遗传背景、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起病形式、辅助检查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在治疗方面,NMO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硫唑嘌呤、激素),而MS主张以免疫调节治疗[如干扰素和醋酸格拉默(glatiramer acetate)]为主.当严重恶化的脊髓炎对激素反应差时,血浆置换对NMO患者比对MS患者更有益 [1].预后上,NMO比MS差,50%的NMO患者5年内出现失明和独立行走障碍,20%死于呼吸衰竭.如能早期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及降低NMO致残率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