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灿灿  毛苇 《新医学》2023,(4):303-306
食管重复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在发育的4~8周内原始食管空泡化失败造成的。在成人中,通常是无症状的。该文报道了1例29岁男性食管重复囊肿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通过体检发现,无任何不适,入院后完善了CT、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最后手术切除确诊。该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ronkhite-Canadasyndrome,CCS)在国内又被称为息肉病-色素沉着-秃发-指甲萎缩综合征,临床较罕见。现报告我院1例并复习国内文献15例如下。病例报告该患者男性,70岁。1990年出现反复腹胀。1995年无明显诱因双手指甲全部脱落,后再次长出,但指甲增厚,无光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类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可出现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防治NSAIDs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损伤已成为当今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NSAIDs溃疡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NSAIDs胃肠损伤的关系及特异性COX-2抑制剂研制等方面。对于NSAID溃疡的预防及治疗,前列腺素E、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等均有使用,但治疗方案还没有共识。如何选用上述药物及其疗效如何仍存在争议。以下的系统评价对NSAIDs胃肠损伤的药物防治进行了评估。可作为临床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非甾体类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溃疡的预防-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苇  文卓夫 《循证医学》2004,4(4):220-223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衍生物、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在预防NSAIDs导致的上消化道毒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检索策略:根据Conchrane图书馆的标准,检索电子数据库MEDLIN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并查询近3年国内外重要消化病学学术会议的论文集。选择标准:使用PA、PPI、H2RA预防服用NSAIDs导致的上消化道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到的分散型数据使用RevMan4.1软件进行统计,并同时统计它们的异质性。结果米索前列醇与安慰剂相比,能降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76%和62%。米索前列醇800ug/d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减少的相对危险分别为87%和87%。低剂量米索前列醇降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70%和43%。PPI减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64%和81%。半量PPI减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71%和81%。标准剂量H2RA与安慰剂比较,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为68%,但在预防发生胃溃疡发生的危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双倍剂量H2RA与安慰剂比较,减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54%和63%0结论800ug/d和低剂量的米索前列醇都能够预防NSAIDs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标准剂量的H2RA不应该用于预防NSAIDs的毒性作用。双倍剂量的H2RA和半量的PPI在预防内镜下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方面都有效。  相似文献   
6.
毛苇  文卓夫 《循证医学》2003,3(2):121-122
1 背景 对可行切除术的食道癌病人术前放射治疗(放疗)是否有利,已有的随机性试验未能得出结论。2 目 的 评价手术前放疗对病人或预先限定的病人亚群是否有益。3 检索方法 检索了MEDLINE和Cancer LIT资料,并补充了来自试验注册者和手工检索的相关会议记录,并  相似文献   
7.
腹胀、腹痛、腹水--查房选录(284)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毛苇  文卓夫 《新医学》2006,37(2):71-7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8岁.因反复腹胀6年,再发伴上腹痛1月余于2004-12-27入院.患者1998年3月初外出进餐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于外院就诊.拟诊"急性胃肠炎",治疗无效.后出现腹胀,为全腹性、持续性,进食后及平卧位可使症状加重,无少尿、尿色黄,于1998-03-22于外院住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等,给予护肝、利尿、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曾4次放腹水(共约4 000 mL),腹水检查为渗出液(其余具体不详),查各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为阴性,经治疗后腹水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安全性。 【方法】 研究纳入204例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肝硬化患者,其中无痛胃镜组135人,常规胃镜组69人;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术中不良反应以及完成手术所用的时间;同时评估手术者对术中内镜视野及操作的满意度。【结果】 无痛胃镜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分别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同时分别与常规胃镜治疗组比较,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无痛内镜组的术中不良反应(5.9%)显著低于常规内镜组(26.1%,P < 0.01)。内镜操作时视野评估显示无痛胃镜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胃镜组(P < 0.01)。无痛胃镜组的手术时间为(28.3 ± 8.6 )min,显著低于常规胃镜治疗组的(41.5 ± 11.8) min (P < 0.01)。【结论】 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是安全的,不良反应低,术中视野清晰便于操作,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口牙线牵引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学习曲线。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26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牙线牵引组,每组6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ESD治疗,牙线牵引组给予经口牙线牵引辅助ES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每组按时间顺序分为2个阶段,以单位时间内切割面积和手术时间评价学员学习曲线的变化。结果牙线牵引组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曲线结果显示,2组的单位时间内切割面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而增加,且牙线牵引组增加更明显;2组的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而减少,且牙线牵引组减少更明显。结论经口牙线辅助ESD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有效,不仅可减少了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而且操作者容易学习、操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观察维生素D3(VD3 )对大鼠炎症性肠病(IBD)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低浓度VD3 组(VD3 low组)、高浓度VD3 组(VD3 high组)。采用3%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大鼠IBD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VD3 干预。造模结束后计算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得分并测量结肠长度;行HE染色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TLR4、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DAI评分、TLR4、MyD88、NF-κB p65 m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