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不开胸根治部分先心病已成为现实。2005年7月,我科与超声科、放射科紧密合作,在成都军区率先开展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现已成功完成62例封堵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5天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2.
胸膜外微创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膜外微创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未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采用腋下纵切口或斜切口,长约5~8cm,切开第4肋间肌肉,不切开胸膜,保持胸膜腔完整,逐步分离胸膜,暴露动脉导管,充分游离后用10号丝线结扎两道。彻底止血后,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逐层关胸。结果:40例患者均于术后12h下床活动,8d内痊愈出院,术后半个月恢复学习或正常生活,术后半年及一年复查均未见导管再通。结论:胸膜外微创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未闭效果可靠,术后不需要胸腔闭式引流,第2d即可下床活动,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对呼吸功能干扰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白癜风是以黑色素细胞丢失和白斑形成为特征的常见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白癜风不仅存在免疫学遗传基础,大量研究还表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相关细胞因子也参与其发病,而以细胞免疫的效应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介入封堵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封堵测压后置入封堵器或开胸手术。结果:本组4例中止封堵后转内科保守治疗,14例接受手术根治。结论:介入封堵过程中注入新活素判断肺动脉高压性质后再行封堵缺损的方法,较传统方法而言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的个体化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微创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55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经超声及放射造影检查,对动脉导管的直径、长度和形态作出评估,并针对不同特点选择个体化方案,进行介入封堵、腋下小切口或胸膜外结扎等微创治疗。结果55例患者全部治愈。1例出现声音嘶哑,其余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发生导管再通等明显并发症。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微创治疗有介入封堵和腋下小切口手术等不同方式,而介入治疗创伤更小、风险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但是,一些直径较粗的或特殊类型的动脉导管未闭仍需手术治疗。因此,个体化微创治疗能使两者优势互补,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介入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与介入封堵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30例PD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4~41岁,平均年龄25.8岁。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2例行介入封堵治疗。结果经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术后即刻的肺动脉收缩压(60.8±12.0mmHgvs.100.2±14.2mmHg;60.3±11.6mmHgvs.108.4±17.6mmHg)和平均肺动脉压(40.1±9.8mmHgvs.76.1±11.3mmHg;40.2±10.5mmHgvs.79.5±13.6mmH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4例手术患者中有2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残余分流;介入封堵治疗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29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1例失访。随访期间患者无明显胸闷、气促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大动脉水平未探及残余分流,1例术前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在封堵术后2个月时猝死,死亡原因不明。28例患者术后90d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收缩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治疗PDA合并重度PH的患者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较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介入封堵治疗可行试验性封堵,对鉴别动力性和阻力性PH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一些特殊类型的PDA患者仍需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消化道畸形患儿给予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畸形患儿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50例)患儿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畸形患儿采用腹腔镜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患儿的手术时间,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当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开展深入分析,判断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出50例设置为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其余50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生活质量量表结果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切口长度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患者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取得了更为理想临床结局,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纠正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降低其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强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8例PDA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结果 8例患者中7例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PDA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Enclose)对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脑保护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OPCAB手术应用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的15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相同手术应用侧壁钳钳夹主动脉侧壁手术的20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脑保护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脑梗塞发生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死亡率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Enclose无阻断近端吻合系统为升主动脉存在钙化和斑块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手术机会.使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期随访较满意,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