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危险。移植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HBsAg)尤其具有病毒再次激活的潜在风险。在移植后也可以因为输入血制品导致乙肝急性感染。在免疫抑制治疗后因为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宿主细胞免疫反应被抑制,大多数感染乙肝的移植患者只有转氨酶的轻度升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肝脏的病毒负荷在逐渐增加,在免疫重建的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肝炎。感染乙肝的移植患者大约有12%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异基因移植的患者比自体移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可能是因为免疫缺陷时间更长以及使用免疫抑制的药物来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预处理方案的改进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成功率取得很大提高,但肺部并发症仍然是allo-HSCT后患者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对于接受清髓预处理的患者〔1〕。本文报告2例allo-HSCT后并发弥漫性肺泡出血(DAH)患者,通过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对allo-HSCT后DA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份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份脐带血移植治疗的18例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脐血移植经过及疾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8例(男10,女8)患者,中位年龄32(9~59)岁,中位体重65(36~101) kg。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3例),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形态学完全缓解5例,但其中1例伴有髓外病灶,余13例均未获得骨髓缓解。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2.23(1.01~3.27)×10~7/kg (受者体重),CD34~+细胞中位数为0.92(0.37~4.92)×10~5/kg(受者体重),移植后42 d髓系累计植入率为83%,中位植入时间20(15~35) d,移植后120 d血小板累计植入率为83%,中位植入时间47.5(14~150) d。16例患者发生植入前综合征(PES),PES累计发生率为88%。3例未获得中性粒细胞植入,其中2例于+8 d及+10 d死于败血症及PES-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10 d死于PES-肺泡出血,这3例患者均出现细胞因子风暴,血清IL-6水平 1 000 pg/m L。移植后1年移植相关死亡5例(30.8±11.7)%,累计复发死亡2例(13.3±8.8)%。完成植入的15例患者,移植后1年总生存11例(72±12)%,无病生存10例(61.7±14)%。结论:单份脐带血治疗成人白血病,可以成功植入;对于难治复发的急性成人白血病患者,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移植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PES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6例接受了allo-HSCT的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采用7种含IDA的预处理方案。总结116例受者的植入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2年总生存率(OS)、2年无病生存率(DFS)、累积复发率、复发病死率、移植相关病死率(TRM)、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aGVHD)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cGVHD)的累积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6例受者均成功植入。中位随访时间为28(7~70)个月,64例受者存活,2年OS为55.2%,2年DFS为51.7%,2年复发病死率23.3%,2年TRM为18.1%。116例受者中有72例发生aGVHD,aGVHD 2年累积发生率为62.1%,其中Ⅲ~Ⅳ度aGVHD 20例,2年累积发生率为17.2%。59例发生cGVHD,2年累积发生率为55.4%,其中广泛型cGVHD 2年累积发生率为14.7%。116例受者中有30例复发,2年累积复发率为25.9%。结论  含IDA的预处理方案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可以作为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移植预处理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使得其真菌感染的机会大于其他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比例在逐年增高,发病率为14%~32%[1],但其中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感染少见,感染率为2·5%和3·2%[2]。本院报道1例SCT后患者CNS合并IF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提高CNS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从而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方法 研究对象为自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市道培医院行HSCT的640例患者,对其中发生CNS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 640例HSCT患者中共57例发生了CNS并发症,发生率为8.9%.非血缘、单倍型和间胞相合HSCT后CNS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0%(10/83),13.5%(39/289)和3.4%(8/237)(P<0.001).预处理为全身照射(TBI)和非TBI方案的发生率分别为19.4%(7/36)和8.3%(50/604)(P=0.047).年龄<14岁组和年龄≥14岁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5.3%(9/59)和8.3%(48/581)(P=0.072).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为8.9%(56/627),非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为7.7%(1/13)(P=1.000).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原发病复发和颅内感染.患者总体病死率为57.9%(33/57),其中66.7%(22/33)的患者死亡原因为CNS并发症.结论 单倍型和非血缘移植、TBI的预处理方案是移植后发生CNS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而年龄和原发病类型对CNS并发症的发病率无显著影响.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地治疗CNS并发症可以降低其相关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难治性病毒感染或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中免疫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方法 检测难治性病毒感染或HLH患者是否有原发性HLH相关的PRF1、UNC13D、STX11、STXBP2、SH2D1A和XIAP基因突变,并追踪其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 共25例难治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或HLH患者接受了基因突变筛查,其中13例检测到上述基因突变:PRF1突变6例,UNC13D突变3例,STX11、STXBP2、SH2D1A、XIAP突变各1例;其中6例起病表现为病毒相关性HLH,1例为原因不明HLH,4例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EBV)感染(CAEBV),2例为EBV相关性淋巴瘤.12例未检测出基因突变的患者中,4例为EBV相关HLH,其中1例发展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另8例为CAEBV.结论 原发性HLH相关免疫基因突变是难治性病毒感染或HLH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表现为HLH,部分患者以CAEBV或EBV相关淋巴瘤起病.基因检测是明确此类疾病诊断的有力证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ype and corresponding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 associated immune gene mutations in the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r HLH of unknown causes.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9 to July 2010, the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r HLH of unknown causes were screened for the primary HLH associated immune genes mutations by DNA sequence analysis, including PRF1, UNC13D, STX11, STXBP2, SH2D1A and XIAP.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Totally 25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r HLH of unknown caus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6 genes and 13 cases were found carrying gene mutations, composing of 6 of PRF1 mutation, 3 of UNC13D, and each one of STX11,XIAP, SH2D1A and STXBP2, respectively. Among the 13 cases with gene mutations, 5 suffered from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LH( EBV-HLH), 1 human herpes virus 7 associated HLH (HHV7-HLH),1 HLH without causes, 4 chronic activated EB virus infection (CAEBV) with 1 progressing to Hodgkin's lymphoma carrying abnormal chromosome of t ( 15; 17 ) (q22; q25 ) and hyperdiploid, 2 EBV associated lymphoma. Among the other 12 patients without gene mutation, 4 suffered from EBV-HLH with 1 progressing to peripheral T lymphoma, 8 suffered from CAEBV. Conclusions Primary HLH associated immune gene mutations are critical causes of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f unknown causes, most patients manifest as HLH,some cases appear in CAEBV and EBV associated lymphoma. DNA sequence analysis is helpful to early diagnosis and correct decision-making fo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北京市道培医院2003年11月-2009年1月完成的24例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资料,使用Kaplan-Meier统计方法计算总体存活率、无白血病存活率和累积复发率,使用Logrank统计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4例患者移植后1年的总体存活率为(86.47±7.29)%,2年和3年的总体存活率为(69.00±10.77)%;移植后1年的无白血病存活率为(73.89±9.21)%,2年和3年的无白血病存活率为(67.17±10.54)%;移植后1、2年时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7.75±8.09)%和(31.46±11.13)%。在单因素分析中,移植类型(同胞全合/单倍体/无关供者)、自确诊白血病到进行移植的时间间隔(12个月和12个月2组)、确诊时有无附加染色体异常、确诊时有无髓外浸润、确诊时的缓解状态(CR1和CR2/复发2组)等对总体存活率的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具有良好疗效,是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供受者HLA-A/B/C/DRB1/DQB1等位基因不合的数目和位点对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选取北京市道培医院101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分别根据供受者HLA-A/B/C/DRB1/DQB1位点0-3个等位基因不合和HLA-C位点的不同,分组统计移植后1年以上总生存率、急性GVHD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表明:①按供受者HLA等位基因水平10/10全相合组(30例)与9/10相合组(32例),8/10相合组(31例)以及7/10相合组(8例)分组比较,10/10和9/10组的1年以上总活存率(OS)较8/10组(78%and 82%vs50%,p=0.39)增多;10/10组、9/10组和8/10组复发率为16%和18%vs20%;10/10组没有Ⅱ度以上GVHD发生,9/10和8/10组10%左右。7/10组虽然病例数少,缺乏统计学意义,但结果证实安全有效。②)对比HLA-C位点等位基因不合组与HLA-10/10全合组,HLA-C不合组有延长1年以上总生存率(77%vs85%,p=0.30),降低复发率的趋势(8%vs17%,p=0.47),其Ⅱ度以上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统计学有明显差异(0%vs25%,p=0.006)。③按抑制性KIR的配体HLA-C1/C2将HLA-10/10组与HLA-C一个等位基因不合组按供受者HLA-C1/C2 match和mismatch分为两组(37例和5例),发现1年以上总生存率、复发率,GVH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8%vs80%,14%vs20%,和5%vs20%)。结论:供受者HLA-A/B/C/DRB1/DQB1等位基因不相合数目0-2个情况下,数目越少,1年以上生存率越高,复发率和急性GVHD无明显差异。7/10组是安全的。HLA-C不相合组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有减少复发和延长生存率的趋势,但其原因是否与抑制性KIR与其配体HLA-C1/C2有关,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具有病死率高,诊断困难等特点。针对真菌病原的血清学方法如(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相对高等特点,可做为IFI诊断的辅助手段。较GM试验比,G试验可用于诊断除曲霉菌外更多的真菌感染。本研究旨在探讨G试验在血液病患者I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血浆标本来源于2007年5月-2008年5月来自北京道培医院162例疑为IFI的血液病患者,其中化疗后患者8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77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患者血浆中BG的含量,将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及真菌研究组(EORTC/MSG)诊断标准,所有病例中有确定诊断2例,临床诊断18例,拟诊75例,排除诊断67例。结果表明:以20ng/ml为诊断界值,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5%、91%、72.4%和92.4%。在75例拟诊病例中,其中有51例G试验阳性,且对广谱抗生素无效而经过抗真菌治疗有效,经过临床回顾性分析符合IFI,表明G试验使IFI诊断率提高31.4%。结论:G试验是早期诊断血液病患者IFI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