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40例R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CTGF水平,并分析与RA患者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血清的CT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在DAS28≥5.1的RA高疾病活动度组患者血清CTGF水平高于DAS285.1的中低疾病活动度组患者。RA的血清CTGF水平与类风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沉、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A患者尤其高疾病活动度组RA患者血清CTGF水平明显升高,与RF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抗体融合蛋白(rhCTLA-4Ig)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趋化因子CX3CL1水平的影响.方法 44例中重度RA患者随机分为rhCTLA-4Ig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应用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20/50/70疗效标准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用药前后血清TNF-α和趋化因子CX3CL1水平.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rhCTLA-4Ig治疗组RA患者达到ACR20、ACR50、ACR70的比率分别为95%(20/21)、76%( 16/21)和19%(4/21),而安慰剂组无一例达到ACR20、ACR50、ACR70标准,2组ACR20及ACR50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7,26.69,P均<0.01).rhCTLA-4Ig治疗组DAS28由基线的6.2±1.1降至3.1±1.3 (P<0.01),健康状况问卷(HAQ)评分由基线的1.4±0.5降至0.4±0.5 (P<0.01);而安慰剂组DAS28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0±0.7,5.8±1.2,P>0.05),HAQ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6±0.4,1.6±0.6,P>0.05).RA患者TNF-α和CX3CL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rhCTLA-4Ig治疗12周后,rhCTLA-4Ig组血清TNF-α和CX3CL1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CTLA4-Ig治疗RA能够显著减低疾病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且耐受性良好,可明显减低血清TNF-α和趋化因子CX3CL1水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1岁,以"皮疹伴反复口腔溃疡半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余"于2010年6月1日人院.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双颈部无痛性肿胀,双手背指甲周围脓疱样皮疹及反复口腔溃疡于我院就诊,疑诊"白塞病",予雷公藤多苷口服2个月余,自觉手部皮疹加重,并出现躯干、四肢新发脓疱样皮疹,遂停用.颈部肿胀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出现双踝关节肿胀,无疼痛,自行外敷"黄金散"后周身皮疹及双下肢肿胀加重,于当地医院行颈部肿胀处穿刺,诊断为"化脓性感染",予青霉素静脉滴注3 d无明显好转,为明确诊断收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8只,其余均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分别在致敏后2、3、4、5、6周分批处死,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病不同时期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及P—STAT1、P—STAT3的表达。结果致敏后2周大鼠出现关节炎表现,HE染色可见滑膜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第4周关节肿胀达到高峰,病理显示典型血管翳形成;第6周部分软骨及骨组织受到破坏。在CIA发病过程中STAT1、STAT3均处于激活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表达存在时间上的差异.STAT3处于持续激活状态,而STAT1的激活只局限在疾病的中晚期。结论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了CIA的病理过程,针对性阻断JAK/STAT通路可能达到改善RA病理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TNF-α、Epo与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TNF-α,并使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RA患者血清的Epo及铁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及RA伴ACD组血清中TNF-α均显著增高(P〈0.05)。TNF-α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A伴ACD者的Epo水平高于对照组和RA无贫血组。结论:TNF-α可能参与了RA伴ACD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RA伴ACD者体内Epo相对不足;TNF-α介导RA的ACD发病可能与影响铁代谢和Epo的生成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液(SF)及外周血(PB)中嗜中性核粒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梯度密度离心法从RA患者SF及PB和健康对照者PB中分离嗜中性核粒细胞、单个核细胞,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RA患者SF及PB上清中MIP-1α水平,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MIP-1α在RA患者SF、PB和健康对照者PB中嗜中性核粒细胞mRNA的表达,并与RA疾病活动性指标和SF中单个核细胞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RA患者SF中嗜中性核粒细胞MIP-1α水平明显高于PB和健康对照者,且与RA疾病活动性指标和SF中单个核细胞数明显相关。MIP-1α mRNA在RA患者SF嗜中性核粒细胞有明显表达。加入肿瘤坏死因子经24 h培养后RA患者SF嗜中性核粒细胞MIP-1α分泌明显增加。结论 SF嗜中性核粒细胞MIP-1α表达可诱导RA患者关节局部和系统性炎症,作为C-C趋化因子MIP-1α可促进单个核细胞由PB进入关节滑膜及组织,导致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的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6例RA患者、22例骨关节炎(OA)患者、2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BMP-7的浓度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水平,并检测RA患者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临床指标,计算DAS28评分,比较RA、OA、健康对照组之间BMP-7、MMP-3的差异,并分析BMP-7与MMP-3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同时比较RA患者高疾病活动组与非高疾病活动组间BMP-7、MMP-3的差异.结果 RA患者血清BMP-7平均2 440(1 445~3 808)pg/mL,高于O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1 560±1 462)pg/mL,(1 508±1 17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5);RA患者血清MMP-3水平[(67.02±22.60) ng/mL]高于O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46.50±21.72) ng/mL,(23.70-±17.6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5).RA患者高疾病活动组血清BMP-7水平与非高疾病活动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3水平高于非高疾病活动组(P<0.05).RA患者血清BMP-7与血清MMP-3、ESR、CRP、白细胞、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0.307 3,P=0.037 8;r=0.332,P=0.024 3;r=0.461 8,P=0.001 2;r =0.333 5,P=0.023 5;r=0.360 1,P=0.015 1),与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呈负相关(r=-0.336 5,P=0.022 2;r =-0.292 3,P =0.048 7),与病程、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VAS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钙离子、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补体C3、补体C4不相关.结论 BMP-7可能与RA关节炎症过程有关,血清BMP-7水平有可能作为评价RA疾病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患者血清IL-2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pSS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关系以及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pSS国际分类标准的40例初诊pSS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该组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的水平。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情况包括FT3、FT4、TSH、TgAb、TPOAb。抗SSA和抗SSB抗体、ESR、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分别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魏氏法、全自凝胶法。并与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S患者血清IL-21水平为(1051±33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466±90)ng/L,P<0.05]。特别是pSS患者中抗体阳性组、有腮腺肿痛组、皮疹组、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血清IL-21水平均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pSS患者中IL-21水平与γ-球蛋白及血沉存在明显正相关(r=0.715,P<0.05;r=0.740,P<0.05)。结论pSS患者血清IL-2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γ-球蛋白及血沉存在明显正相关,提示IL-21可能参与pS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