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是现行两种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组织相关性良好等特点;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具有穿透性高,成像范围广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技术有着各自的优势,两者的结合应用可以提供更多的一临床信息。现就不同临床应用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的评价能力进行对比,并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的结合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发病率正在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对其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非常重要。心衰生物标志物可以辅助心衰的预测、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对心衰的防治非常重要。钠尿肽是发现最早和应用最广的心衰标志物,在各项临床应用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缺点在于不同临床情境下特异度并不一致。近年来,各种新型生物标志物不断问世,为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本专家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临床研究,对目前已在临床应用的心衰生物标志物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心衰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背景 有氧运动对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嘱患者进行运动治疗时,医生需要对运动频率、强度、时间间隔及运动总量等方面提出好的建议。安全性是决定运动强度的一项重要参考内容。运动时交感活性的提高会促进凝血、加快心室运动,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心血管事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31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1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中, 发生术后心血管事件10例(事件组), 未发生术后心血管事件306例(无事件组)。两组性别构成、年龄、手术方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营养状况、衰弱程度、日常生命活动能力(ADL)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陈旧性心肌梗死(OMI)、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陈旧性脑梗死、外周动脉狭窄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冠心病比例明显高于无事件组[6/10比19.93%(61/3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冠心病是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4.63, 95%CI 1.22~17.56, P<0.05)。结论伴有冠心病可升高高龄骨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LAAC)联合延迟抗凝治疗在心房颤动合并抗凝期间发生心源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行LAAC联合延迟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合并抗凝期间心源性卒中患者35例。评估终点为LAAC联合延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主要有效性终点为术后的死亡、心肌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复合终点, 安全性终点为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协会定义的大出血及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结果 35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14例;年龄(68.5 ± 9.3)岁;CHA2DS2-VASc评分5(4, 6)分;距离末次卒中时间95(42, 98) d;发生卒中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1, 6)分。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LAAC, 围手术期未发生器械表面血栓、死亡、新发卒中或出血事件。32例在LAAC术后45 d继续口服抗凝治疗。随访(12.6 ± 4.3)个月, 1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2例发生黏膜出血, 未出现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体循环栓塞和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结论 LAAC联合延迟抗凝治疗对于心房颤动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