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俊龙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0):794-794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 AIDS,Keep the Promise)”这一主题的提出源于2003年召开的确定世界艾滋病运动主题的磋商会上。当时将“关注妇女,抗击艾滋”确定为2004年的主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两个备选主题,即与艾滋病做斗争中的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考虑到世界艾滋病运动倡导履行《HIV/AIDS承诺宣言》和随之产生的政治承诺,刚刚建立的全球指导委员会(Global Steering Committee)推荐“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作为2005年及今后几年世界艾滋病运动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注射毒品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注射毒品一直是导致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研究以北京市的注射毒品者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其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IV/AIDS的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
注射毒品者AIDS/STD感染状况及其高危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注射毒品者的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探索性别因素在艾滋病(AIDS)和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2年6月,对北京市强制戒毒所和社区招募的注射毒品者232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后采取静脉血5ml,检测HI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结果 男性注射毒品者166人,HIV感染率为7.83%,梅毒螺旋体感染率2.41%;女性注射毒品者66人,HIV感染率6.06%,梅毒螺旋体感染率为12.12%.梅毒螺旋体感染率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而且,在人口学特征、毒品使用行为、性行为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 注射毒品者的艾滋病高危行为模式有性别差异,女性的高危性行为在艾滋病传播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山西绛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调查山西绛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方法 在山西省绛县横水镇非法采供血情况较为严重的 6个自然村选取 3 0 0名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开展问卷调查。其中 ,男性 1 49名 ,女性 1 5 1名 ;年龄 1 8~ 45岁 ;60 3 4%具有初中文化 ,1 9 3 2 %具有小学文化 ;90 5 4%为已婚 ,1 3 5 %卖过血。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 92 91 %的人在过去一年获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通过电视获取艾滋病相关信息的占 93 0 9% ,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占 61 82 % ,通过朋友的占 3 4 91 % ,通过无线电广播的占 3 0 5 5 %。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在 83 1 1 %~ 2 9 0 5 %。 44 2 6%的被调查者不同意感染者的家人与正常人一起劳动。 3 3 78%不同意感染者的子女与其他孩子一起上学。结论 当地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为低下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存在较为严重的歧视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在以非法采供(卖)血为主的贫困地区,开展针对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防治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对山西省绛县6个行政村的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于健康教育前、后对3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13个艾滋病相关问题的总平均知晓率由56.68%提高到87.48%;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确定的5个关键信息的回答正确率由10.47%提高到54.58%。结论 开展针对性且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使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现象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注射毒品者HC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评估注射毒品人群中HIV感染高危行为流行水平,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强制戒毒所新收治的注射毒品者和自社区招募的注射毒品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采集静脉血5ml,实验室检测HCV抗体。资料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注射毒品者的HIV感染率和HCV感染率分别为7.33%和52.5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在强制戒毒所(OR=2.37,95%CI为1.55~5.72)、非北京市户籍(OR=1.94,95%CI为1.05~3.45)和注射次数≥100次(OR=2.60,95%CI为1.54~7.03)。结论北京市注射毒品人群HCV的感染率高达52.59%,标志着HIV感染高危行为在这一人群中广泛存在,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HIV和HCV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7.
注射毒品者梅毒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注射毒品者梅毒感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预防和控制性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2001年5月-2002年6月在北京市社区和强制戒毒所招募的232例注射毒品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人口学特征、毒品使用行为、性行为、艾滋病知识和相关行为。调查结束后采取静脉血5ml,试验室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的注射毒品者中梅毒感染率为5.17%,女性是注射毒品者感染梅毒的影响因素。结论注射毒品人群中梅毒的感染率远高于普通人,且女性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对此人群的干预措施应结合高危性行为,尤其对女性。  相似文献   
8.
全国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发放张贴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合评价2004年全国统一制作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的发放张贴情况,为今后传播材料制作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各省自查、国家级督导检查和志愿者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各省自查和大学生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海报张贴率分别为88.88%和75.64%,国家级督导检查对上述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曾经看到过海报的被访者中,92.89%的人表示能看懂海报的内容,82.62%的人能说出一条以上基本信息。结论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发放张贴工作基本落实到位;宣传海报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是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长春市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需求情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长春市绿园区等4个城区的20家娱乐场所,对从事商业性性行为的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205名服务女性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总平均知晓率为67.60%,对"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外表看上去是否与正常人一样"等5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的比例为8.91%;自报最近3个月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61.58%,最近3次至少出现1次破裂或滑脱有21.47%;购买的安全套价格在6元/盒(12只装)以下的占76.14%;被调查者中95.00%希望获得更多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结论娱乐场所服务女性艾滋病预防意识较低、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低、安全套质量差、应制定针对其性行为改变的策略,预防性病、艾滋病向一般人群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是通过长期限量给鸦片类毒品依赖者口服美沙酮,来抑制他们对海洛因的渴求和使用海洛因带来的欣快感。同时通过提供的心理治疗、健康和就业咨询等社会支持服务,使得毒品依赖者提高或恢复他们各自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