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轮状病毒(RV)全身感染导致多种并发症,成为RV腹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二,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RV全身扩散后易感的肠外器官与组织.为指导临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进行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3.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肝脏损伤及其相关因素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初步了解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肝脏受累的可能性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RV腹泻患儿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值,与普通腹泻患儿相比较,并进行了多因素分析;以反转录-套式PCR方法检测血中的轮状病毒基因组。结果 RV腹泻组ALT异常增高者占36.6%,明显增高者占7.3%,AST异常增高者占75.6%,明显增高者占14.6%,二者升高比率及程度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ALT、AST变化与腹泻等临床表现无显著相关;检出病毒血症4例。结论 RV腹泻可伴有病毒血症和肠道外感染,肝脏可能是受累脏器之一。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胃肠炎患儿并发心肌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 (RV)胃肠炎并发心肌损伤的几率及探讨在大量补液过程中心功能不全的防治措施。方法 :测定 44例急性期RV胃肠炎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和谷草转氨酶 (AST)浓度 ,并将CK -MB与可能导致其升高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急性期RV胃肠炎患儿中有 5 7%CK -MB超过正常值 ,显著增高者占 7% ;有 82 %AST超过正常值 ,显著增高者占 16.9% ;CK -MB升高与腹泻和脱水无明显相关性 ,与发热程度有相关性。结论 :部分RV胃肠炎患儿存在心肌损伤 ,心肌损伤可能与RV感染有关 ,正确处理RV腹泻大量补液与患儿心肌损伤需限制液量之间的矛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新生小鼠轮状病毒全身扩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小鼠发生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RV易感器官及靶器官造成的损害.方法 收集RV流行高峰期腹泻患儿粪便,提取RV,经抗原ELISA检测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证实为RV长型,作为实验用病毒株.选用健康新生昆明小鼠.经灌胃与腹腔注射二种途径接种RV,第3天后处夕匕小鼠.地高辛标记引物探针,取各脏器标本进行PCR扩增后进行原位杂交,检测RV基因,光镜与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小鼠比较.结果 腹腔注射组新牛小鼠受累的器官明显多于灌胃组,且组织病理改变也重于灌胃组.光镜下:RV灌胃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肌细胞有病理改变;RV腹腔注射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肝、肾有病理改变.电镜下:RV腹腔注射组可见小肠绒毛、肝、毛细胆管、肾细胞器及细胞结构改变.肠绒毛变短,核膜结构破坏,细胞内出现大量吸收小泡,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凝集病变尤为明显,细胞核固缩、崩解,嵴膜模糊不清,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细胞之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显著;毛细胆管明显扩张,微绒毛脱落;肾近曲小管线粒体轻度肿胀.原位杂交:RV灌胃组小肠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呈阳性.原位PCR:RV灌胃组小肠绒毛、肠腺细胞、肾近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肝、心脏、胰呈阳性.其余各组小鼠各组织器官均为阴性.结论 RV可向新生小鼠全身扩散.RV具有一定的泛嗜性,可造成多脏器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6.
免疫低下因素在轮状病毒全身扩散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试图通过制作免疫低下小鼠模型 ,对轮状病毒 (RV)病毒血症患儿免疫等因素的初步分析 ,了解免疫低下因素在诱发RV肠道外扩散中的作用与地位 ,为临床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普通级健康昆明小鼠 ,15~ 16日龄。RV来源 :RV流行高峰期腹泻患儿粪便 ,RV检测 ++++。新鲜粪便离心 ,取上清 ,0 .2 2 μl微孔滤膜过滤 ,加生理盐水稀释 2倍 ,加青链霉素 4℃过夜 ,细菌培养(- )。以环磷酰氨 0 .5mg/10g体重的量腹腔注射小鼠 ,连续 6d ,形成免疫低下小鼠。A组灌胃RV ,B组腹腔注射RV ,C组灌胃生理盐水 ,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以…  相似文献   
7.
从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血液中检出轮状病毒RNA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轮状病毒 (Rotavirus,RV)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亦是病毒性腹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发现该病毒不仅能引起胃肠道病变 ,亦可导致肠道外器官的感染 ,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推测病毒血症可能为肠道外扩散的中间环节和重要机制。本实验运用套式RT PCR法分别对RV腹泻急性期患儿的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病毒血症的检测。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腹泻患儿 ,年龄 6个月至 2岁 ,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RV急性肠炎诊断标准 ,大便ELISA法检测RV抗原为阳性 ,细菌培养未…  相似文献   
8.
9.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胰高血糖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而且也是迄今已知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在胃肠粘膜及胰腺内,故又称胃肠胰内分泌系统。已知胃肠调节肽(胃肠激素)在消化生理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小儿腹泻发病率高,程度重,恢复较成人慢,除小儿生理解剖特点与免疫低下等因素外,胃肠激素在小儿腹泻发生发展与康复中的作用及地位了解甚少。我们初步测定轮状病毒(RV)急性期患儿血浆和粪上清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试图探索在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激素的反应性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分析M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20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患儿433例(20.8%),其中男性222例(19.8%),女性211例(21.9%),男性与女性M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MP发病率分别为:小于3岁组106例(15.0%),3~5岁组163例(25.2%),5~14岁组164例(22.5%),三组之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MP感染率分别为:1~3月:18.0%,4-6月:25.1%,7~9月:17.7%,10~12月:20.5%,不同季节之间MP感染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12.5,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组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下呼吸道感染者中喘息组MP感染率(26.9%)高于非喘息组(20.2%)(P<0.05).结论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与性别和感染部位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大于3岁患儿是易感人群.MP感染可能与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RI) in Guangzhou. Methods MP was detected using a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method in 2084 children with ARI. The relations between MP infection rate and the gender, age, season, site of infection and wheezing diseas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433 children (20.8%) were positive for MP, including 222 boys (19.8%) and 211 girls (21.9%)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fection rate between the genders (P>0.05). In 0-to 3-year-old group, 106 children were positive for MP (15.0%), while in 3-to 5-year-old group and 5-to 14-year-old group, 163 (25.2%) and 164 (22.5%) were positive, respectively, 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fection rate between the 3 groups (P<0.05). The MP infection rate was 18.0% in January to March, 25.1% in April to June, 17.7% in July to September, and 20.5% in October to December,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riods (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nfection rate betwee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 and those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RI) (P>0.05). Among the children with LRI, those having wheezing diseas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P positivity rate than those without wheezing. Conclusion MP is a common causative agent for ARI in children. MP infection is not related to gender and infection site, but to age and season. Children over 3 years old are vulnerable to MP infection. MP infection can be associated with wheezing in L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