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束.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Tanabe)是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林金祥等于1985年在龙海等9个县市的调查,发现当地人群感染率高达4.9%(178/3639)。鉴于对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面尚缺乏了解,我们对云霄、龙海、漳州等县市发现的93例病人,进行了临床和吡喹酮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日本棘隙吸虫病的治疗药物与方案,我们对50例粪检阳性病例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观察。50例分层随机抽样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喹酮20、10、5mg/kg顿服,各15、17和17例,另2mg/kg1例。上述3组治后1月粪检阴转率依次为86.7%(13/15)、94.1%(16/17)和100%(17/17):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mg/kg者治后1月粪检仍阳性,但大便虫卵较治前减少94.4%。结果表明,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药物副作用较轻,疗效较好,给药简便。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5~10mg/kg顿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的胸腹水,由于癌细胞的多态性和间皮细胞的良性反应,造成了细胞学诊断上的困难,但可根据癌性体腔积液中有较多的癌细胞核分裂相,在临床上应用染色体分析帮助诊断。我们在1982年3月至1983年8月,采取双盲法将染色体分析与龙溪地区医院病理科胸腹水脱落细胞检查(下称细胞学检查)结果作比较,并与病理等检查及随访结果对照,对154例未经抗癌治疗的住院患者胸腹水进行染色体分析,一般能在2~3小时内对癌性胸腹水单独作出诊断,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5.
台湾棘带吸虫成虫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台湾棘带吸虫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体被结构,特别是体棘与感觉乳突作了详细描述。体棘属混生型,在头颈及排泄孔附近具少数单生棘,余均为丛生棘,每簇由2~10支组成。感觉器分为4个类型:1.具纤毛螺旋式大乳头;2.具纤毛螺旋式小乳头;3.无纤毛圆丘型乳头;4.短纤毛花蕊型乳头。发现头棘边缘缝隙中有3~5根呈棒状结构的微毛。  相似文献   
6.
癌胚抗原(CEA)自1965年Gold氏初次发现以来,现在已得到公认为肿瘤标志之一,并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治,尤其是监测术后复发、判断预后等。但它在诊断肿瘤方面的价值如何,自七十年代以来,肿瘤研究者们致力于CEA的提纯研究,以制备出较高纯度的抗原和抗体,来提高CEA在癌肿诊断中的意义。八十年代初我国学者采用多克隆抗体免疫酶技术在血清CEA测定中发现胃癌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7.
有关原发性闭经患者中具有两个着丝粒的等臂x染色体[idic(x)]的病例,在国内外虽已有报道,但较少见。本文用C带和G带技术处理后,进行观察3例,得出结果,报道如下。 例1 林某,女,19a。1988年4月因月经未来潮而就诊。体检:身高135cm,体重42kg。后发际低,颈蹼,盾形胸,乳房、乳头发育欠佳,外阴发育欠佳,阴毛少,宫颈小,两侧卵巢未探及。智力差,患者系第4胎,孕足月顺产(当时母亲35a,父亲38a)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未接触有害物质。父母健在,姐姐发育正常,且已月经来潮。  相似文献   
8.
日本棘隙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福建省南部八个县市和广东省一个县调查,日本棘隙吸虫的人感染率为4.9%,狗感染率39.7%,猫感染率9.5%,证实本虫在福建、广东等省区一些地区的分布与流行。检查本虫第二中间宿主草鱼等七种淡水鱼类3,459尾,阳性2,906尾,平均感染率为80.1%,其中以麦穗鱼感染率最高,为88.8%。 实验感染4只狗,4只猫,15只小鼠,3只大鼠,4只金色仓鼠,1只豚鼠及本文第一作者,均获成功。虫卵首次检出时间,分别为感染后第5~9天。此虫主要寄生在宿主小肠中、下段。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结果表阳,“片子癀在体内有明显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ConA的刺激反应,在体外也有微弱的促进淋转作用。木文结果还表明,“片仔癀”有增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福建南部龙海等7个县市共采集淡水鱼类8科24种与沼虾1种,除胡子鲶、泥鳅与虾未查到囊蚴外,均有发现日本棘隙吸虫囊蚴。各地共检查鱼类3,147尾,平均阳性率为49.54%,其中麦穗鱼平均每尾含囊蚴557个,最多者检出3752个;其感染率、高染度为文献中高纪录。 日本棘隙吸虫囊蚴椭圆形,大小为75.0±2.6×59.8±3.9μm。囊蚴经动物实验感染,鹅未成功,在鸡、鸭、鸽、犬与金黄色地鼠检获本虫虫卵与成虫,分别大小为77.3±3.6×55.4±2.0μm与1.057±0.071×0.341±0.034mm。首次证实鸭、鸽、金黄色地鼠为本虫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