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及骨骼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皮质激素作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炎性肠道疾病、肾脏疾病、关节炎、白血病等的治疗 ,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骨骼健康造成影响。本文综合了近期关于糖皮质激素对生长方面负作用的研究成果 ,分析其发生的病理生理 ,阐述糖皮质激素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副作用 ,并对其预防和处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多枚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特别是侵犯肝内胆管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肝门部胆管癌45例,其中Bismuth Ⅱ型12例、Ⅲa型17例、Ⅲb型10例、Ⅳ型6例。45例均先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实施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分别以T、Y、X型或其组合方式留置2或3枚内支架。结果45例患者内支架96枚全部置人成功,治疗后胆红素[(312±249)μmol/L]与治疗前[(51±42)μmol/L]相比明显下降(t=4.21,P〈0.01),支架置人后30d内病死率为2.2%(1/45)。平均支架开通时间181.5d(26~473d),平均生存时间215.3d(26~516d)。结论对于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内支架治疗是一种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特别对病变侵犯肝内胆管的病例,应选择不同的穿刺路径及支架留置方法,尽可能解决更多肝段的胆管引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与胰腺癌(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提高AIP与PC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符合AIP亚洲标准的患者36例及符合PC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95例,总结AIP与PC的影像学特点及差异.结果 增强CT发现胰头增大或肿块、胰周淋巴结肿大、胰胆管和胆总管扩张及截断、血管和脏器受累方面AIP明显少于PC(11/27比28/40、2/27比17/40、13/27比32/40、1/27比10/40、8/27比26/40、2/27比15/40、0/27比15/40、0/27比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腺普遍增大、钙化或胰石、假包膜影或胰周脂肪间隙模糊方面AIP明显多于PC (4/27比0/40、7/27比0/40、10/27比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彩超发现在胰胆管扩张直径和胆总管扩张方面AIP明显少于PC [(0.421 ±0.270)cm比(0.594±0.270) cm、1/18比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发现胆总管扩张及胰胆管截断方面AIP明显少于PC(7/13比16/18、1/13比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P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在影像学方面可与PC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行壶腹部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后,胆管局部微环境的改变状况。方法:15例因壶腹周围恶性病变造成低位胆道梗阻的患者,经皮置入金属胆道内支架,内支架跨越壶腹部,分别检测支架置入术术前和术后胆汁的脂肪酶、淀粉酶、酸碱度,并对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支架置入后患者服用核素,检查是否存在肠胆返流。结果: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胆汁内脂肪酶、淀粉酶明显升高,pH值降低,胆汁内有肠道内细菌生长。大部分患者存在肠胆返流。结论:壶腹部胆道内支架置入后胆汁成分、酸碱度均明显改变,胰液、肠液可能逆入胆道,需要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道金属支架在诱导抑癌基因扩增方面的价值.方法 健康成年实验犬24只,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的方法于犬胆总管下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正常喂养平均半年,再次麻醉后活体开腹取支架覆盖段胆管壁与支架上段胆管壁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所取组织p16、p53、p15、Bcl-2及K-ras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两个部位胆管壁目的 基因表达阳性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0只实验犬建模成功.支架覆盖段胆管壁p16、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16/20)、45%(9/20),支架上段胆管壁p16、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3/20)、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94、9.17,P值均<0.05).支架覆盖段胆管壁p15、Bcl-2、K-ras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12/20)、100%(20/20)、0,支架上段胆管壁p15、Bcl-2、K-ras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14/20)、100%(20/20)、0,两个部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胆管壁p16、p53的扩增加强与胆道金属支架的植入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不存在胆道支架植入禁忌证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建议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4岁,间断性腹痛1个月.疼痛主要位于脐周,程度较重,间歇发作,与进食尤关.体检:脐周深压痛,无反跳痛.实验窒检查除外胰腺炎,血常规各指标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为1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否认手术及外伤史,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动物模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成年健康家犬10条,禁食24小时后全麻,行CT扫描定位胆囊,超声引导下于定位点穿刺胆囊,行胆囊及肝外胆管造影。应用引导装置及硬导丝将5F鞘及自制支架释放装置送入胆总管内,经皮经胆囊管将金属支架置入胆总管内。术后定期检测肝功,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行上腹部CT检查。结果在10条狗中,胆囊穿刺成功率为100%。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0%(8条),两条狗由于胆囊管与胆总管成角锐利,支架置入失败。放置支架的实验动物中,7条狗术后状态良好,1条狗于术后24小时死于胆汁漏。在1个月的观察期内,肝功正常的实验动物为4条,两只狗的碱性磷酸酶在术后5和10天升高,一条狗的总胆红素升高。在观察期内CT扫描各实验动物支架均未出现明显移位。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以犬为试验动物的经皮经胆囊途径胆管介入的动物模型。实验证明该动物模型安全、可行,且适合于长期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中先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随后置入引流管行胆道引流或胆道内支架,术后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70例均成穿刺并置入引流管(18例)或置入胆道内支架(52例),成功率为100%。11例术中胰管显影,59例胰管未显影,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36.36%(4/11)及8.47%(5/5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χ=4.19,P=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并发胰腺炎存在正相关(r=0.30,P=0.01)。结论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时,术中胰管显影患者术易并发胰腺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及影像检查证实为肝癌合并胆管癌栓造成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资料,16例均行经皮穿刺造影后置管引流术,根据患者置管后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永久性外引流、内引流定期调整引流管以及覆膜支架植入等治疗方法,术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采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对比,根据TBIL下降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在2年的随访期限内观察患者生存期.结果 16例穿刺引流均获得成功,其中永久性外引流2例,内引流并定期调管7例,留置覆膜支架7例.16例经皮介入治疗前总胆红素平均为(261.9±77.2)μmol/L,治疗后2周为(161.2±8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6,P<0.01).16例生存时间为30~391 d,平均生存时间204 d,中位生存时间为200 d.穿刺引流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感染,经止血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结论 对于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两种不同方案栓塞输卵管积水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153例患者DSA下行输卵管栓塞术,双侧输卵管栓塞88例,单侧输卵管栓塞65例,共栓塞241条输卵管。分为不同栓塞方案的两组,非致密栓塞方案组栓塞72条输卵管,致密栓塞方案组栓塞169条输卵管。输卵管栓塞术后1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评价疗效。结果:非致密栓塞方案组成功59条输卵管(81.9%),致密栓塞方案组成功163条输卵管(96.4%),两种不同栓塞方案栓塞输卵管积水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SA下栓塞输卵管积水时采用多枚微弹簧圈致密栓塞方案较非致密栓塞方案有更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