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嗅神经鞘细胞 (OECs)在培养状态下对GABA能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 .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分别进行OECs和脊髓神经元的培养 ,培养 6d后 ,将OECs接种在Millipore细胞培养板的内嵌培养皿中 ,然后置入脊髓神经元的培养板中 ,使两者进行不接触的联合培养 ,培养进行至 6d ,分别作GAB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突起生长情况以及GABA阳性细胞计数 .结果 与OECs联合培养组 (实验组 )GABA能神经元存活为 3 9.7± 6.3 ,对照组为 2 7.6± 2 .7(P <0 .0 5 ) ,并且实验组GA BA能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 ,突起长度 (63 0± 112 ) μm较对照组长 (2 70± 97) μm(P <0 .0 1) .结论 在体外培养状态下 ,OECs对GAB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影像学表现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3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遗传学病因、影像学表现及妊娠结局。结果 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中检出11例(13.75%)染色体异常,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1.25%),10例(12.50%)存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中,39例(48.75%)为左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37例(46.25%)为右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剩余4例(5.00%)为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单纯泌尿系统异常64例(80.00%),合并其他系统异常16例(20.00%),以心血管系统异常(8例)、肢体骨骼异常(3例)和、神经系统异常(3例)最常见。单纯性泌尿系统异常胎儿、合并其他系统异常胎儿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10.94%(7/64)和12.50%(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性泌尿系统异常胎儿中,单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胎儿、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胎儿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9.84%(6/61)和33.3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进行随访,失访8例(10.00%),人工终止妊娠31例(38.75%),胎死宫内0例(0.00%),活产41例(51.25%),其中产后死亡1例(1.25%)。结论 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可提高遗传学检出率,影像学检查在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为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下SRIF神经元的发生. 方法 采用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 ,将胚胎小鼠下丘脑进行体外分散细胞培养,观察了下丘脑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并且对培 养不同时间的细胞作生长抑素(SRI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神经元记数,各种形态神经元 所占的百分比统计. 结果 胚胎小鼠下丘脑SRIF阳性神经元在体外生长发 育不同时间细胞指 数不同:7 d时为24±2, 10 d时为34±2, 12 d时为34±3, 14 d时为104±6, 16 d时为68±5, 20 d时为29±1,其中在培养14 d时,SRIF阳性神经元达到高峰,以后 出现下降趋势. 而且神经元的形态、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的数目以及突起呈色深浅 在 发育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变化,各种占比例较大神经元出现的时期也不一样,其中,单极在培 养 10,14,16 d时分别占52.3%, 60.0%, 43.3%. 双极在培养10, 14, 16 d时分别占30.7%, 20 .7%, 30.1%. 多极神经元 在培养7,12,20 d时分别占81.5%, 90.1%, 67.3%. 结论 ①在培养状态 下,下丘脑不同核 区的细胞发育速度不同,并且随时间点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②不同类型的SRIF神经元的 发育随着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比例很可能反映一些SRIF神经元的功能发生了转化;③体 外培养状态下SRIF神经元的发育可能反映在体SRIF神经元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梁喆  龙兆英 《吉林医学》2006,27(2):211-211
随着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CT、16排及核磁先进仪器的使用及脑外科治疗脑出血新方法的出现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以往对急性期脑出血所采取的绝对安静就地治疗措施是绝对不够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病人,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咽,及时给予吸氧,并注意血压等。短途运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各种急救治疗是有利的,并不会因搬运过程中而使病情加重,当然,要根据病情来判断病人的生命体征,待病情稳定后再运送。1保持呼吸道通畅颈侧位防止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咽,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相似文献   
5.
C8杂交瘤分泌人的IgM(λ)单克隆抗体,是具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内影像作用的Ab2(β)我们用常规Giemsa染色、G-分带和C-分带的系列染色法对C8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除了小鼠染色体外,还含有人的1,2,5,7,9,12,16,17,18,19,20,21和22号染色体及大量标记染色体,人染色体中以较短的染色体出现频率较高。用系列染色法分析人-鼠杂交瘤中的染色体比单独用G分带法更易得到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应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18)F-氟化钠(~(18)F-NaF)和~(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钙化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采用球囊拉伤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术前2周及术后高脂饲料喂养。手术过程由于球囊拉伤血管破裂或术后感染死亡4只,共14只在第16周末接受PET/CT显像、病理及血液采集,其中2只未发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及微钙化形成。取病变部位和邻近部位做钙化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2种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钙化和炎症与PET显像的关系。结果病变部位与对照部位~(18)F-FDG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部位比较,病变部位~(18)F-NaF的SUVmax明显升高(P0.05)。病变部位~(18)F-NaF的SUVmax与Von kossa及茜素红阳性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865,P0.01;r=0.880,P0.01),病变部位~(18)F-FDG的SUVmax与Von kossa及茜素红不相关(r=-0.272,P0.05;r=-0.085,P0.05)。~(18)F-NaF的SUVmax与病变部位CD68阳性面积百分比相关(r=0.714,P0.01),但~(18)F-FDG的SUVmax与病变部位CD68阳性面积百分比不相关(r=-0.405,P0.05)。结论 ~(18)F-NaF较~(18)F-FDG能够更准确地用于检测微钙化,并进一步发现易损斑块,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基因组DNA对培养的小鼠脊髓神经元活性及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用酚-氯仿抽提法从人胚脑中提取人基因组DNA片段,用此DNA片段加至体外培养的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元培养液中,培养3d后作MTT实验,NSE染色,图像分析神经元突起的长度.结果:实验组的神经元突起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提示人基因组DNA或其某些片段可促进神经元突起的生长而对神经元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FNK6-8片段能否促进损伤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方法 从包含有TN-C分子中FN6-8DNA序列的质粒中表达度纯化GST-FN6-8融合蛋白,以0.05mg/L的浓度加入培养的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元的培养液中,对照组加入等量GST,然后液体石蜡封闭液面造成神经元缺气损伤,3d后做MTT实验,测神经元活性并图像分析神 元突起的长度。结果 FN6-8组的神经元活性和神经元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杨浩  梁喆  鞠躬 《解剖学报》2000,31(3):202-206,I003
目的研究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下SRIF神经元的发生. 方法采用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将胚胎小鼠下丘脑进行体外分散细胞培养,观察了下丘脑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并且对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作生长抑素(SRI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神经元记数,各种形态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统计. 结果胚胎小鼠下丘脑SRIF阳性神经元在体外生长发育不同时间细胞指数不同:7d时为24±1.52,10d时为34±2.20,12d时为34±3.30,14d时为104±6.32,16d时为68±5.34,20d时为29±1.54,其中在培养14d时,SRIF阳性神经元达到高峰,以后出现下降趋势.而且神经元的形态、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的数目以及突起呈色深浅在发育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变化,各种占比例较大神经元出现的时期也不一样,其中,单极在培养10、14、16d时分别占52.3%、60.0%、43.3%.双极在培养10、14、16d时分别占30.7%、20.7%、30.1%.多极神经元在培养7、12、20d时分别占81.5%、90.1%、67.3%. 结论 (1)在培养状态下,下丘脑不同核区的细胞发育速度不同,并且随时间点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2)不同类型的SRIF神经元的发育随着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比例很可能反映一些SRIF神经元的功能发生了转化;(3)体外培养状态下SRIF神经元的发育可能反映在体SRIF神经元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