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自发性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患者,男,46岁,发现右髋关节活动受限1周左右入院。入院前曾有在2年间因脑出血2次开颅手术病史,神志不清,偶有癫痫发作。第2次开颅术后曾有约2个月卧床经历。1周前家属发现患者右髋关节活动受限,而就诊于我院。查:右髋关节强直于30°位屈曲畸形,内收、外展等均为0°,双下肢肌肉萎缩,因2次开颅手术,患者查体合作欠佳,故肌力感觉不能很好检查。X线:右髋关节周围及右股骨中上段前外侧软组织可见不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晰(图1)。CT:右侧髋关节周围可见不规则骨性密度影,边界清,无明显骨质破坏(图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束植入联合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骨缺损模型的可行性,探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方法.方法: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12只,所有动物的双侧股骨头均参加实验.用液氮冷冻法造模,股骨头钻孔造成骨缺损.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C组为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束植入组.分别于术后2、4、8、12用处死3只实验动物.所获的股骨头标本分别做组织切片HE染色,进一步测算股骨头冠状截面的血管密度及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做统计分析.结果:C组股骨头缺损区2周时可见新生骨小梁和原始毛细血管形成,8周时新生骨小梁板层状或编织状,毛细血管丰富,12周时骨小梁变宽变粗,排列规则,可见成熟的骨小梁及新生骨髓.B、C两组股骨头冠状截面的血管密度及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比,2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12周时C组股骨头冠状截面的血管密度及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比均比同时期B组大.结论: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股骨头坏死骨缺损区形成新生骨小梁,可以用作异体移植.植入股骨头坏死骨缺损区的血管束可以有效改善股骨头的血运,促进新生骨小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并研究移植细胞的转归和缺损区新生骨的来源.[方法] 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所有动物的双侧股骨头均参加实验.用液氮冷冻法造模,股骨头钻孔造成骨缺损.对照组置入胶原蛋白海绵,实验组置入复合有定向诱导并用BrdU标记的第5代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胶原蛋白海绵.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3只实验动物.所获的股骨头标本分别做组织切片HE染色、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测算股骨头冠状截面的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做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头标本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成骨细胞及骨细胞的核均呈棕褐色.实验组缺损区2周时新生骨小梁开始形成,并可见少量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4周时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12周时缺损区可见大量细小的骨小梁,炎性细胞消失.两组实验动物股骨头冠状截面的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移植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最终转归是缺损区新生骨小梁,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柴志文  王俊江  宋恒义  王晨  董智 《山东医药》2009,49(23):106-106
2002—2007年,我们对1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效果满意。临床资料:同期因股骨干骨折行梅花髓内钉或钢板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56岁,平均35.2岁。骨折位于左侧7例,右侧5例。骨不愈合原因为远端螺丝钉折断、骨折断端错位2例,股骨中下段骨折行梅花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断端吸收5例,股骨下段骨折行钢板固定术后螺丝钉拔出、钢板断裂、骨折断端硬化及髓腔闭塞3例,陈旧性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折断2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6岁。主因双足外伤疼痛,活动受限一天,急诊入院。在当地石膏固定一天后来我院。入院检查:双小腿及双足肿胀,部分区域出现张力性水泡,皮温差,足趾颜色发暗。故打开石膏去除外固定,并应用利尿药消肿。8小时后检查,右侧情况好转,但左侧加重,出现“SP”症,并有足趾的被动背伸痛。考虑“左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行切开减压术。术后3天,患者左足肿胀,诉左踝下方(踝管部位)疼痛,有叩击痛,足底内侧感觉麻木。考虑“踝管综合征”压迫胫后神经引起。故再行切开减压神经松解术,术后症状消失。讨  论一、小腿外…  相似文献   
6.
医源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是在髂骨植骨手术中最易出现的并发症,2003年1月-2005年6月施髂骨植骨手术62例。16例发生大腿前外侧麻木、感觉减退等,发生率25.8%,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性总结了这16例医源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螺钉松动折断的各种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2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螺钉松动折断的原因。所有患者再次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出,重新固定植骨。结果失误的原因可分为:①钢板未放置到张力侧;②钢板短,长度未达到股骨横断面的4~5倍;③钢板与骨质接触不良;④螺钉不在钢板钉眼正中,钉帽受力不均匀;⑤钢板中间钉眼未上螺钉;⑥螺钉在钢板下误入骨折线;⑦骨缺损未处理;⑧术后过早下地负重。结论只有正确掌握钢板的选择及钢板螺钉的操作技巧,正确指导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才能避免钢板螺钉拔出、松动、折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