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为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2组共38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 911例临床诊断为慢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据检测结果筛选出AR患者3 219例,以性别及年龄分组分析各组变应原的分布情况。结果5 911例患者SPT阳性率54.5%(3 219例),AR患者中前10位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92.2%)、屋尘螨(91.8%)、春季花粉Ⅰ(40.3%)、真菌Ⅰ(34.9%)、春季花粉Ⅱ(34.0%)、真菌Ⅱ(31.0%)、蟑螂(28.4%)、豚草(24.7%)、混合禾木科(21.7%)、艾蒿(21.3%)。男女间变应原总体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χ2=141.23,P<0.01)。结论粉尘螨和屋尘螨是近3年泉州市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花粉、真菌与蟑螂也是常见变应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止血棉在老年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填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行功能性鼻内镜术治疗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可吸收性止血棉(观察组)和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每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填塞期不适感、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情况、术后48 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适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吸收性止血棉是一种较好的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止血材料,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术后鼻腔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两种方法对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8年1月~2018年1月行全麻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249例,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组635例(治疗组)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组61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出血量等。结果 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可减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概率,而与术后继发性出血无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能有效减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BS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回顾性分析4例BSL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BSL诊治特点.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无包膜脂肪组织.所有病例术后外形恢复满意,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BSL是一种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组织弥漫性、对称性沉积于颈项部等皮下浅筋膜间隙和(或)深筋膜间隙的良性疾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与酗酒有关,可伴有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代谢性疾病,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对于影响美观及功能的患者手术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5.
儿童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根据患儿情况和异物种类选择恰当的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临床上多数采用传统的硬质食管镜法、电子胃镜法来取食管异物.但对于光滑、非腐蚀性的儿童食管异物,提倡采用Foley管法,因为其安全、廉价、方便.我院近年诊疗儿童食管异物患者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两种方法对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6年1月行全麻下低温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069例,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组546例(治疗组)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组5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量等。结果 治疗组原发性出血6例,发生率1.10%,继发性出血9例,发生率1.65%。对照组原发性出血17例,发生率3.25%,继发性出血5例,发生率0.96%。扁桃体切除后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可减低术后原发性出血概率,而与术后继发性出血无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能有效减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应用潜窥镜与普通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不同效果,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分析20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诊断、麻醉、手术方法和疗效;对潜窥镜视频监视下与普通支气管镜取异物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采用潜窥镜异物取出术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普通支气管镜行二次手术10例,术中出现喉痉挛8例、支气管痉挛12例,术后出现纵隔气肿1例、气胸2例、皮下气肿4例、心衰2例,行气管切开5例,无异物变位性窒息,气管、支气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潜窥镜下气道异物取出术具有明视、放大等特点,避免了普通支气管镜的盲目性,提高了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额隐窝开放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2例额窦炎首次手术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行额隐窝开放术,术后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治愈51侧,好转36侧,无效6侧。术后2侧出现眶周肿胀青紫,无出现颅、眼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额隐窝开放术具有解剖结构容易辨认、手术较安全、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再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79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行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脓肿期手术(观察组)297例和常规择期手术(对照组)282例,比较两组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有助于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P <0.05),继发性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 >0.05)。结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在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概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