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54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液凝血因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正>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54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院1992年2月~1994年12月住院患者。入院后全部经CT确诊。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35~78,平均60.1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5例,脑叶出血10例,脑干出血5例,小脑出血9例,丘脑出血5例。疾病对照组为本科收治的3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40~60岁,男、女各15例。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分析及脂肪耐量试验(FTT),探讨富含三酰甘油(TG)脂蛋白(TRL)清除延迟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益母草静脉点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经临床、流变学指标、微循环观察显示:临床基本治愈42%,显效28%,有效22%,总有效率92%。血液流变学:血球压积、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血小板凝集率(Platelet Aggregate Test,Pag 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06例对照组血浆中的Lp(a)、PagT、Fbg和D-Dimer的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Lp(a)、PagT和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Fbg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p(a)、PagT和D-Dimer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密切程度D-Dimer〉PagT〉Lp(a);Lp(a)与PagT和D-Dimer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Lp(a)水平增高,高水平的Lp(a)可能通过促进凝血系统反应和抑制纤溶系统反应导致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认为 ,小儿形体未充 ,肌腠疏薄 ,卫外功能不固 ,加以对气候的变化尚未能很好的适应 ,故易为外邪外侵 ,而引起发烧。现代医学认为 ,发烧是人体抵御疾病的一种反应 ,笔者从事幼儿保健工作多年 ,据观察有些家长对小儿发烧的治疗护理常常进入误区 ,反而耽误治疗加重病情。现将几种情况分析如下。1 过早用退热药《美国医学论坛报》指出“发烧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 ,会给宿主提供抗感染的能力。”祖国医学认为 ,发烧是体内“正气”与“邪气”激烈交锋的反应 ,“正气胜 ,邪气退”,从这点上讲发烧是好事。若不是高烧 (腋温 39.5℃以上 ) ,…  相似文献   
7.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比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已呈逐渐增加趋势,文献报道发病率2.6%~3.7%^[1]。本文分析比较本院75例中青年及12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资料全面分析,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期对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分析健康老年男性脂肪负荷餐后血浆脂质和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探讨其与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清除延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男6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于1996年9月25日头晕,以高粘血症收住院,查体:BP16/12kPa,内科检查无异常,双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腹平软,入院后第二天吃饭时突然意识不清,压眶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双则锥体束征(+),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心率108次/分,标准II导联ST段下移.提示心肌供血不足,未见其它异常,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点、给予醒脑静及参麦治疗,约3小时病人意识由昏睡转为清楚。查体:颅神经双侧眼睑下垂,眼球内收,向上,向下均受限,右侧眼球外展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56例青年男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行脂肪耐量试验。两组于空腹、餐后3、8h分别采血,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胰岛素(INS)水平,并计算3个时间点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og(1/GLU.INS))。结果:试验组有4/28存在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L)清除延迟。3/4TRL清除延迟者餐后8h,ISI均值低于试验组餐后3h均值;试验组在餐后3h高TG/低HDL-C应答同时,ISI降低(与空腹及对照组相比P<0.01)。提示产生胰岛素抵抗(IR)现象。结论:餐后高TG/低HDL-C/TRL清除延迟是一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脂蛋白表型;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合理膳食、防治高TG血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提出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综合征的概念,认为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代谢水平脂质紊乱和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