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为了解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宠物源大肠杆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测定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性及其分子传播机制,以期对其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从广州市4个动物医院采集92份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共分离56株大肠杆菌。通过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测定ESBLs的流行性及种族系统进化关系;通过接合转移试验获得CTX-M接合子,并对接合子进行复制子分型。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除黏菌素(7.1%)、头孢西丁(16.1%)和头孢他啶(10.7%)稍敏感外,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动物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耐药率分别为55.4%和57.1%。ESBLs检测结果表明,13株携带有CTX-M,检出率为23.2% (13/56),其中主要流行的亚型依次为CTX-M-14、CTX-M-65和CTX-M-55;7株CTX-M基因阳性菌成功接合转移,主要为FIB型复制子。未检测到TEM、OXA和SHV型。种族系统进化关系显示,分离株主要分布在A组和B1组。结论 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其中以共生型为主。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耐药的机制以产CTX-M-14,CTX-M-65和 CTX-M-55酶为主。提示宠物与人之间耐头孢菌素药物的大肠杆菌的互相传递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非急性期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康复科住院的非急性期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18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3.6%;共检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革兰阳性菌6株。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GCS评分、性别以及电动起立床治疗情况是非急性期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非急性期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需针对影响因素实施护理干预,以预防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新流行毒株重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 本研究从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及易感动物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野毒株并命名为PRV Jiangxi-FZ株。并对其重要毒力基因TK、gB、gC、gD及gE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Jiangxi-FZ株与其他PRV参考毒株的TK、gB、gC、gD及gE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均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尤其是与2012年分离的2株PRV变异株的同源性较高。但在高度保守的基础上,仍存在一些差异,且部分差异具有特征性。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RV Jiangxi-FZ株与2012年国内不同省份分离的PRV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Becker等欧美洲毒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论 Jiangxi-FZ株具有当前PRV流行毒株的代表性,属近年来流行的PRV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近5年慢性意识障碍(pDOC)治疗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并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方法 检索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7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pDOC治疗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绘制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共被引作者的知识图谱。结果 纳入411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影响力较大的作者为Aurore Thibaut,影响力突出的国家为比利时,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哈佛大学医学院。近5年的研究热点为pDOC患者的神经调控、预后评估以及护理和吞咽功能训练;主要使用的神经调控技术为经颅直流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深部刺激和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未来的研究趋势为pDOC患者的神经调控和意识恢复机制的探索,主要使用的神经调控技术为脑深部刺激和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结论 pDOC治疗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主要关注pDOC患者的神经调控、预后评估以及护理和吞咽功能训练,未来研究仍将集中于探讨pDOC患者的神经调控和意识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新流行毒株重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本研究从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及易感动物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野毒株并命名为PRV Jiangxi-FZ株。并对其重要毒力基因TK、gB、gC、gD及gE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Jiangxi-FZ株与其他PRV参考毒株的TK、gB、gC、gD及gE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均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尤其是与2012年分离的2株PRV变异株的同源性较高。但在高度保守的基础上,仍存在一些差异,且部分差异具有特征性。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RV Jiangxi-FZ株与2012年国内不同省份分离的PRV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Becker等欧美洲毒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论 Jiangxi-FZ株具有当前PRV流行毒株的代表性,属近年来流行的PRV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6.
人外周血巨噬细胞培养及功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并鉴定其功能。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CD14+单核细胞,分离后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用含有10%人AB血清和10 ng/ml人M-CSF的IMDM培养基体外培养CD14+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并进行形态特征和吞噬功能鉴定。结果:免疫磁珠法能从外周血中分离到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分选前CD14阳性率为10%,分选后CD14阳性率为85.8%。诱导培养7天后巨噬细胞的直径最大可达40~45μm,大部分细胞呈煎蛋状,能有效地吞噬淋巴瘤Raji细胞。结论:从外周血中分离了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淋巴瘤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肿瘤治疗手段虽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但如何应对复发和转移仍是肿瘤治疗的棘手问题.在白血病及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中都存在数量极少的具有干细胞性质的肿瘤细胞,这类细胞被称为肿瘤干细胞或肿瘤起始细胞.肿瘤干细胞能够抵抗常规的放射和化学治疗,被认为是造成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用来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及作为治疗靶点具有极大潜力,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标志物有CD44、CD133等,它们在正常组织干细胞中表达,如人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也可以用来分离鉴定一些实体肿瘤中的干细胞[1].选择性地去除肿瘤干细胞而对正常干细胞不产生明显毒性是治愈肿瘤的关键,但目前并没有获得理想的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由于必要的糖转移酶的表达缺陷,肿瘤细胞表面糖链的组成及结构明显改变.新近发现,一些糖链表达于肿瘤干细胞表面,这些糖链对糖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和寻找肿瘤干细胞新的特异性标志物,以及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