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 研究Grb2 shRNA转染对肠癌细胞HT29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以Grb2为肠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shRNA慢病毒质粒系统,将Grb2 shRNA转染至293T细胞,获得5株不同序列Grb2 shRNA慢病毒颗粒,并感染肠癌HT29细胞,分别获得的5株感染Grb2 shRNA慢病毒颗粒的肠癌HT29细胞系为实验组(即感染Grb2 shRNA的细胞HT29/shGrb2-69、HT29/shGrb2-70、HT29/shGrb2-71、HT29/shGrb2-72、HT29/shGrb2-73),以eGFP shRNA慢病毒感染肠癌HT29细胞为阴性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Grb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rb2、P42/44 ERK、磷酸化P42/44 ERK、Akt、磷酸化Akt(P-Akt)和STAT5等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改变.结果 感染shGrb2病毒72 h,HT29/shGrb2-69、HT29/shGrb2-73两株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出现抑制现象.HT29/shGrb2-69、HT29/shGrb2-73细胞在感染后24h A值分别为0.176±0.045,0.186±0.013,感染48 h后为0.347±0.048、0.382±0.041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阴性对照(P <0.001),72 h为0.934±0.038、0.983±0.205高于空白对照、阴性对照(P<0.01);感染后72 h,phospho-P42/44 ERK、Akt、phospho-Akt明显下降,而ERK、STAT5表达不受影响.结论 在HT29细胞,Grb2 mRNA和蛋白水平上明显抑制,可诱导HT29细胞增殖和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分子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联合高危因素评估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6月经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将术前经阴道彩超确诊为子宫内膜癌41例和漏诊者9例,分为A组(确诊组)和B组(漏诊组),选择同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为C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在病理检查之前的高危因素及阴道彩超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都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其初潮年龄及孕产次无差异.A组较B组和C组,年龄相对较大,病程较长,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及腔内肿物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较C组,体重、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较高,月经周期较短,行经时间较长,肿物的频谱参数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较小.结论 结合高危因素,可以提高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10年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比例发生变化趋势及其耐药性改变,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1-2011年严重烧伤患者107例,共送检拭予标本3019份,统计住院第1~8周的病原菌比例,比较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两个时间段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4种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占38.00%,鲍氏不动杆菌次之,占16.40%,链球菌属占10.40%,铜绿假单胞菌占10.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0.1%;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克雷伯菌的比例从第1~8周,比例显著上升;而链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却逐渐下降;2006-2010年细菌耐药比例显著高于2001-2005年.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了主要比例,随时可能引起患者创口感染,链球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所引起的感染发生在烧伤早期,鲍氏不动杆菌则发生在住院>4周,因此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与消毒隔离措施。临床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毒有一定传染性,主要通过蜱虫叮咬,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患者传播。临床上需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消毒隔离工作。本院收治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通过实施接触、血液、体液、虫媒等隔离措施,无并发症发生,未发生二代病例,也未传染给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5.
林巧燕  连瑶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0):66+68-66,68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于2011年4月对温岭市内的16家镇(街道)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改进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来的人工肝血浆置换病例护理结果,综合各种术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基础护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营养和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均有很大影响。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肝炎和肝衰竭的有效途径,加强术后护理能更好的是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氨甲环酸片对人工流产术后止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流产术后的出血原因很多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与纤溶系统的被激活有关。氨甲环酸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 ,我们通过对 2 0 0例人工流产术妇女作配对比较分析 ,探讨氨甲环酸片对人工流产术的止血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我院经妇科门诊检查及 B超测定 ,估计胎儿孕周在 4 0~6 0天之间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 2 0 0例 ,按来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 :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0 0例 ,两组妇女的年龄、停经天数、孕次、宫腔大小、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具可比性 (P>0 .0 5 )。见附表。附表 两组妇女一般情况比较 (x± s)氨甲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表达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探讨乙肝病毒促肝癌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方法HBx重组表达载体转染5-aza-CdR处理或未处理的Huh7、HepG2肝癌细胞,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RUNX3 的表达,分析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合成DNA甲基转移酶3A的小干扰RNA(siRNA_3A)单独转染或与HBx共转染,检测RUNX3的表达。PCR检测21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新鲜组织标本HBx表达情况,比较HBx阴性与HBx阳性组织样本间RUNX3的表达差异以及启动子甲基化程度。结果过表达HBx可导致肝癌细胞内RUNX3表达下调,且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可完全阻断HBx对RUNX3的抑制作用。HBx诱导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发生高甲基化,但不影响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siRNA_3A转染肝癌细胞后,RUNX3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其与HBx共转染后,逆转了单独HBx对RUNX3的抑制作用。HBx阳性的肝癌组织中RUNX3 mRNA表达水平较HBx阴性组低,且RUNX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也相对较高。结论HBx通过促进RUNX3启动子区域发生高甲基化而抑制其表达,且这一过程是由DNMT3A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芍药止痛合剂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5例Ⅲ~Ⅳ期EMs保守性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1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31例)和期待组(33例)。中药组口服芍药止痛合剂,GnRHa组注射醋酸曲普瑞林,期待组不作任何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癌抗原125(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疼痛程度和SF-36生存质量评分,并观察临床总有效率、妊娠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CA125、TNF-α及VEGF水平,疼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F-36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GnRHa组CA125、TNF-α、VEGF水平及疼痛程度评分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均显著高于期待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3.9%(26/31),GnRHa组为87.1%(27/31),期待组为60.6%(20/33),中药组、GnRHa组均优于期待组(P0.05)。中药组、GnRHa组与期待组比较,妊娠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止痛合剂能有效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生长,从而有效治疗EM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对食管癌患者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50例,按围手术期输血与否及输血成分分为A、B、C、D、E 5组,每组10例:A组围手术期不输血,B组围手术期输入异体滤白悬浮红细胞,C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悬浮红细胞,D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滤白新鲜冰冻血浆,E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新鲜冰冻血浆,另选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5、10d外周静脉采血。采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FITC/CD25-PECy5/CD127-PE标记Treg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细胞比例以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CD4+T百分率表示。结果 A、B、D组术后2dTreg细胞比例开始增加,至术后5~10d恢复到术前水平。C、E组术后2dTreg细胞比例增加,至术后10d仍未恢复正常,且C、E组术后各时间段Treg细胞比例均分别高于B和D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滤白细胞输血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输非滤白成分血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