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起病隐匿,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物学行为,易早期侵犯肝门区的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和邻近肝组织,故根治切除困难,术后复发转移率高,长期生存率低[1]。作者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提高肝门部胆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花中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构效关系。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材料,通过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FRAP法、DPPH法和ABT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从瑞香狼毒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艾黄素(1)、槲皮素(2)、isoscutellarein-8-O-β-D-glucuron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紫云英苷(5)、hypolaetin-8-O-β-D-glucuronopyranoside(6)、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yl-(1→2)-O-α-L-xylopyranoside(7)、rel-(3R,3''S,4R,4''S)-3,3'',4,4''-tetrahydro-6,6''-dimethoxy[3,3''-bi-2H-benzopyran]-4,4''-diol(8)、马台树脂醇(9)、乌拉尔醇(10)、环黄芪醇(11)、松脂醇(12)。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均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化合物13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10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黄酮类化合物C-3或C-8位连有糖链会降低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应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的价值。方法将60例拟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肠梗阻病人按随机数字量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病人术前应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10 ml(30 mg)进行鼻腔麻醉及导管前端润滑,对照组病人术前于鼻腔及导管前端涂抹石蜡油进行润滑,比较两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7%(29/30),对照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减少,术中疼痛VA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肠梗阻病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应用,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地减轻了病人术中的疼痛不适,未见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腹泻患者在行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腹泻患者,共119例。其中,37例患者(A组)于结肠镜检查前4 h开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GEP)139.12 g(2 000 ml);42例患者(B组)于检查前4 h口服PGEP 208.68 g(3 000 ml);另外40例患者(C组)检查前4 h服用PGEP 104.34 g(1 500 ml),检查前2 h口服50.00%硫酸镁(MgSO_4)50 ml,再饮用温开水500 ml,至排泄液似清水样。应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并对肠腔内气泡进行评分,比较3组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C组的进镜时间和退镜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B组;C组的BBPS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C组的肠腔内气泡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的肠道准备接受率、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明显高于A组及B组;C组的总体不良反应评分明显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腹泻患者采用PGEP联合MgSO_4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其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做斗争的结晶,但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中医药的现状令人担忧,中医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农村中医药人员的现状,主要存在学识低下、临床能力不足等。发展中医药事业,重点是加强中医人才的教育;对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即建立农村中医药人才专业学习的激励与社会保障机制,建立适合农村中医药人才专业学习的渠道和方法,重点培养出一批农村中医药人才骨干队伍,从而满足农村基层对中医药卫生医疗保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钼钯引导下导丝定位在乳腺微小钙化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06—2015-06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院经钼钯X线乳房摄片提示乳房微钙化灶的126例住院患者,彩超检查和扪诊均未发现肿块。在钼钯引导下导丝定位后,手术切除钙化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钙化灶全部定位成功,均一次性完全切除。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17例(导管原位癌1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内癌微浸润4例),良性病变(乳腺腺病、乳腺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109例。结论对于彩超检查和扪诊均未发现的微小钙化灶,钼钯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病变,定位准确性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结直肠术后患者肠道准备方法,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选择拟行结肠镜检查的结直肠术后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A组患者(同术前准备方法)结肠镜检查前5 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328.8 g(3 000 ml);B组患者结肠镜检查前1日3餐后2 h分别服用SF-PEG27.4 g(250 ml),检查前5 h口服50%硫酸镁(MgSO4)100 ml,再喝温开水1 000 ml,至排泄液似清水样。服药后5 h行结肠镜检查。应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对肠腔内气泡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B组的结肠清洁程度BBPS总体评分(8.50±0.35)分,高于A组(7.35±1.25)分;B组进镜时间(3.85±1.20)min和退镜时间(6.25±0.60)min,少于A组进镜时间(5.35±1.75)min和退镜时间(8.20±0.8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肠道准备接受率、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和总体不良反应评分分别为96.0%、94.0%和(1.35±0.05)分;A组患者分别为86.0%、72.0%和(1.75±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结论结直肠术后患者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采用间断冲击口服小剂量复方SF-PEG联合MgSO4,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原因、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方法对34例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病例中,甲状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2例,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16例,手术范围不够,甲状腺癌术后复发8例。结论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疾病是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强调甲状腺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常规应用,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 1995~ 1999年间使用微创置管治疗脑出血这一技术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颅内进空气原因及预防一般认为进入少量的空气对治疗的影响不是太大 ,但对重型脑出血患者即使进入少量空气 ,加上脑水肿的高峰、自由基等的共同作用 ,也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 ,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颅内进入空气 ,具体措施有 :( 1)在首次操作抽吸过程中 ,开始抽血不要太多 ,以免引起局部明显负压 ,然后立即在引流管上外加输液开关器 ,并注意检查开关器的性能保持完好。 ( 2 )在引流管置入脑血肿后 ,要将置入引流管与皮肤的入口用缝线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特点。方法对术前120例乳腺肿块病例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肿块内部回声、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分析其有无及钙化方式、穿支血管、彩色血流信号等情况。结果恶性肿块部多呈低同声,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无完整包膜,R1≥0.7,肿块的彩色血流信号以中央为主。病灶内钙化、穿支血管及彩超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1)。结论彩超在乳腺肿块性质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