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1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陕西省15岁以上人群及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的现况,为制订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循证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2013年选取陕西省11个地区>15岁人群为调查对象,共纳入14764名参与者,统计分析各类人群的心率分布状况.结果 一般人群平均静息心率为78.22次/分钟,高血压人群平均静息心率为7...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陕西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认知、治疗和控制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共调查陕西省18岁及以上居民14644人,分析其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情况.结果:总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7.7%,女性高血压患病率(29.1%)高于男性(26.3%),农村高血压患病率(29.0%)高于城镇(27.5%);高...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属于临床比较危险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尤其进入慢性期以后,长期随访发现因病致死率可达到31%~66%[1].传统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的方法主要为药物和外科治疗.但外科治疗的手术创伤较大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比较高,特别对于伴有其他重要器官缺血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的病死率可达到50%以上[2].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是最近几年临床开展较为广泛的新技术,其特点创伤小且安全可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3].本研究采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分析探讨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4.
美托洛尔治疗脑心综合征的复极异常及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脑心综合征之复极异常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对56例表现为复极异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脑心综合征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治疗后心电图变化及神经功能评分等,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美托洛尔治疗组心电图恢复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时间提前,神经功能评分及心肌酶谱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美托洛尔对脑心综合征由于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过度激活引起的复极异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陕西汉中乡村医生(村医),队伍的构成现状及其高血压防治能力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陕西省汉中市选择农村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项目地区汉台区为研究地区;在汉台区选择所辖9个农业乡镇所属的全部182个村;以村中所有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村卫生室的村医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村医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医的一般情况和村医的高血压防治能力。共发放调查问卷201份,回收201份,剔除非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村医所填问卷5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7.5%。结果 196例村医中,47例(24.0%)年龄≥60岁,47例(24.0%)系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9例(9.7%)和14例(7.1%)为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79例(40.3%)村医能给所有首次就诊的中老年人测量血压。184例(93.9%)村医能做到每次都给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70例(35.7%)村医掌握了血压测量标准方法的全部要点。49例(25.0%)村医完全掌握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79例(91.3%)村医知晓高血压的治疗目标。4例(2.0%)村医能对血压进行正确分级。3例(1.5%)村医全部答对关于5个危险分层的题目。131例(66.8%)村医掌握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全部4大治疗原则。村医治疗高血压患者时,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降压药分别为吲达帕胺(150例,76.5%)、复方利舍平氨苯喋啶(124例,63.3%)、依那普利(120例,61.2%)、利舍平(113例,57.7%)、硝苯地平(102例,52.0%)。164例(83.7%)村医能在日常门诊中对前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村医高血压防治能力得分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任职资格的村医间高血压防治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村医间高血压防治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中市汉台区农村村医队伍的年龄偏大、学历和任职资格偏低,村医高血压防治能力较差,年龄和文化程度是村医高血压防治能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静脉滴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成功地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SLE、重症肌无力等与免疫有关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将大剂量IVIg已用于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GBS)。笔者于1997年以来,用IVIg治疗GBS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6~54岁。均为急性起病,病前有明确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者17例,治疗开始距发病2~10天不等。1.2 临床表现:均有四肢对称性周围性瘫痪,肌力0~Ⅲ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同时存在四肢远端袜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分位数回归分析陕西省汉中市农村居民健康调查数据,探讨当地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展示分位数回归应用于HRQOL分析的价值。方法 使用横断面调查获得的2 737名被调查者的资料,采用SF-36量表评估被调查者的HRQOL现状,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精神健康状况(MCS)和躯体健康状况(PCS)得分,并了解HRQOL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汉中市农村居民HRQOL分布情况与国内其他地区类似,但不同分位点MCS和PCS得分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有差异。整体而言,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体力活动、既往疾病史对MCS和PCS得分存在显著影响。结论 了解汉中市农村居民HRQOL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当地居民的HRQO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院患者心脏性猝死(SC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心肺复苏治疗措施。方法分析40例在院SCD患者的常见病因、诱发因素、心电图表现和复苏成功率。结果在院SCD常见病因67.5%为冠心病,即时心电图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经心肺复苏40例SCD中14例恢复自主循环,5例存活出院,存活率为12.5%.结论在院SCD危险因素有老年、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功能受损、左室射血分数(LVEF)≤0.30、症状性心力衰竭合并多种疾病。电解质紊乱是导致在院SCD的重要诱发因素。心电图出现QTc延长、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室内多束支阻滞(AVB及BBB)等应警惕SCD.尽早除颤是提高SCD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造影3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瑞  李军  杨睿海 《吉林医学》2010,31(16):2474-2475
目的:观察以眩晕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的结果,从而对眩晕的血管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4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按改良的Seldinger技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4老年患者中共有例22(64.7%)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3例(8.8%),单纯后循环病变12例(35.3%),前后循环同时受累的复合病变7例(20.6);其余12例(35.3%)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结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病因,前循环狭窄亦是病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