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在单纯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PCB)治疗条件下,支架内再狭窄(ISR)分型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ISR并行单纯PCB治疗的283例患者中筛选出仅具有单个靶病变的患者246例。将这246例患者分为局灶型病变组(n = 101)及非局灶型病变组(n = 145)。主要终点事件为术后12个月靶病变血运重建(TLR),次要终点事件为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TLR、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MI),及靶血管血运重建、全因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非局灶组普通预扩球囊的使用率高于局灶组(P < 0.01),长度较长(P = 0.01)。局灶组切割球囊的直径大于非局灶组(P<0.01)。同时局灶组药物涂层球囊直径大于非局灶组(P<0.01),而长度小于非局灶组(P < 0.01)。随访12个月显示非局灶组的血运重建、TLR(P < 0.05)、MACE等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局灶组(均P < 0.05)。对这246例患者做无事件生存率分析显示局灶组无TLR事件生存率及无MACE事件生存率均显著优于非局灶组(均P < 0.05)。 结论 ISR分型是单纯PCB治疗后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PCB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与随访6个月时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变化,进而预测患者术后1年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纳入TARGET STEMI OCT China研究中符合caIMR测量的患者30例,测量直接PCI术后即刻(caIMR0)及随访6个月(caIMR6)冠状动脉造影的caIMR值,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变化对STEMI患者1年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30例患者caIMR0(41.70±12.22)U,caIMR6(28.74±10.05)U。caIMR6与caIMR0的差值△caIMR(–12.96±13.08)U。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aIMR与术后1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23,r=–0.414),△caIMR对患者长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协方差分析发现,靶病变血管为左前降支(β=10.18,P...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京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支架内再狭窄并行OCT检查患者38例,共42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支架内再狭窄时间为52.0(17.5,84.0)个月。根据发生时间分为支架内再狭窄时间≤20个月组(11例,12处病变,中位随访时间8.5个月)和支架内再狭窄时间>20个月组(27例,30处病变,中位随访时间75个月)。结果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84±11.08)岁,其中男性22例(57.9%),高血压病19例(50.0%),糖尿病17例(44.7%)。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结果显示,最小管腔直径为(0.88±0.55)mm,直径再狭窄率为(66.41±18.51)%。OCT对支架内再狭窄可能原因分析,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支架直径偏小分别占21.1%、10.5%以及5.3%。OCT对血栓性质分析,血栓见于21.1%患者,其中红色血栓、白色血栓及混合血栓分别占2.6%、5.3%以及13.2%。支架内再狭窄时间>20个月组钙化(26.7%比8.3%,P=0.372)、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10.0%比0,P=0.556)、巨噬细胞(40.0%比8.3%,P=0.102)、斑块侵蚀(50.0%比16.7%,P=0.101)与支架内再狭窄时间≤20个月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有升高趋势,而脂质(60.0%比25.0%,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伴有支架膨胀不全或贴壁不良等手术操作因素,随着时间的延长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新生斑块不稳定性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