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8色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预后意义。方法:使用8色流式细胞术对282例初治缓解的AML患者进行MRD动态监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预测复发的MRD阈值,分析患者从出现MRD+到临床复发的时间,比较不同MRD变化情况的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差异,对影响MRD-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ROC曲线确定预测复发的MFC-MRD阈值为0.105%,MRD+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MRD-患者[52.45%(75/143例) vs 35.97%(50/139例),P=0.005]。MRD持续阳性组和阴性转阳性组患者比阳性转阴性组和阴性阳性波动组患者在出现MRD+后更早出现复发(P<0.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RD持续阳性组患者的OS、RFS时间较持续阴性组、阳性转阴性组和阴性阳性波动组患者明显缩短(P<0.005)。MRD阴性转阳性组与持续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在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治疗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用药前进行FⅧ抗体、FⅧ:C活性、血清病毒学(HBV、HCV和HIV)、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于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进行FⅧ:C测定,治疗结束后进行FⅧ抗体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①采用KogenateFS治疗的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KogenateFS用量12.99~25.00u/kg(平均18.74u/kg),总用量3000~11000u(平均6570u),自治疗至出血停止或出血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为1.5~5.5d(平均3.29d),除1例FⅧ抗体滴度较高者外,其余13例患者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均明显升高,用药前后FⅧ:C活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显效13例(占92.86%),好转1例(占7.14%),总有效率为100%。②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用药前FⅧ抗体阳性2例,其中1例FⅧ抗体〉5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无明显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仍然〉5Bu,但出血症状改善;另1例FⅧ抗体为4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显著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转为阴性。③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在应用KogenateFS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无不良事件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第二代rFⅧ(KogenateFS)治疗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张瑞明  杨会志 《现代医院》2022,(9):1380-1383
目的 探讨新冠疫情对血液内科收治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2019年(疫情前)、2020年1—3月份(疫情中)以及2020年4—12月(疫情后)三个阶段医院血液内科某病区住院患者的变化。结果 (1)新冠疫情期间,住院患者人次数降低,住院费用增高,中青年患者占比增高,未成年和老年住院患者比例降低;(2)收治患者中白血病患者占比增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占比降低,淋巴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较疫情前无明显变化;(3)疫情期间及疫情后本地患者占比增高,外地患者占比显著减少;(4)疫情前、中、后三个阶段新发患者占比以及急慢性白血病比例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新冠疫情感染防控期间,对医院血液内科的患者收治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内科患者收治数量,收治疾病的病种结构,以及患者的地区来源,对急慢性白血病和以及血液内科新发病人占比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丽萍  张亮  杨会志 《安徽医药》2018,22(12):2385-2389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特点,探讨死亡病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全年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住院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53%,其中36例直接导致死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流及泌尿道为主,医院感染最主要发生在干部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标本分离菌株中非发酵菌占首位(占40.0%)。单因素分析:住院天>15 d、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20 d,使用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接受放疗、使用激素、有恶性肿瘤、糖尿、病脑梗死基础疾病与这类死亡病例发生院内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住院天数>15 d、抗菌药物使用>20 d、接受放疗、恶性肿瘤、糖尿病是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工作中需密切关注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尤其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14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活动失灵伴言语不清 15d入院。既往有反复酱油色尿史 8年余 ,6岁时有颅脑外伤史 ,曾有短暂性意识不清 ,5年前因发现外周血细胞三系减少 ,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无效。入院时体检 :反应迟钝 ,运动性失语 ,智力低下 ,重度贫血貌 ,眼球居中 ,伸舌无偏斜 ,右鼻唇沟浅 ,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皮肤未见出血点 ,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不大 ,腹软 ,肝、脾肋缘下未及 ,右侧上、下肢肌力Ⅴ -级 ,左侧Ⅴ级 ,四肢腱反射活跃 ,双侧巴彬斯基征 ( ) ,双下肢无水肿 ,肛门指检正常。血常规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使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无病生存(DFS)期得到延长。正是由于完全缓解(CR)期和DFS期的延长.AML髓外复发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们对我院CR后出现CNS复发的3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AMLCNS复发的高危因素、治疗策略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生存24~128个月成年人AML完全缓解(CR)患者,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每隔3~12个月检测一次外周血中MRD,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21例动态检测MRD水平>10-4患者复发率为80.0 %,MRD水平≤10-4患者复发率为18.1 %。21例随访24 ~ 128个月,复发10例,其中有3例先髓外复发,未复发有11例。10例MRD水平>10-4患者24个月EFS率为30.0 %;11例MRD水平≤10-4患者为90.9 %。MRD水平≤10-4患者中复发的2例,分别在MRD水平升为10-2后3个月、7个月时出现骨髓复发。结论 MRD水平为10-3或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差,易复发。MRD水平长时间波动在10-3~10-4间,即使骨髓无复发,也要警惕髓外复发。MRD水平≤10-4者生存期长,预后较好。但在生存期超过5年停化疗后,仍应动态监测MRD水平,尤其当MRD水平升至10-2水平时应警防复发,甚至考虑采用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自1988年首例脐血移植(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CBT)的成功开展,CBT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多种需要异基因移植疾病的治疗.由于脐血能及时获得,且具有强大的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脐血已成为儿童高危恶性血液病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首选的供者.如何更科学、合理的选择脐血,如何促进脐血早期造血和免疫重建,以降低移植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已成为近年来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儿童CBT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理和分析118部从先秦至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以古代医家论治癃闭的理论、方药、医案为主要依据,从中医文献中筛选对癃闭的有关论述,以此来探讨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为中医治疗癃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20例健康人、33例初诊ITP患者,22例治疗后ITP患者CD4+CD25highTreg细胞和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将初诊ITP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重型组和轻型组,治疗后ITP患者根据治疗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将各组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诊ITP患者CD4+CD25highTreg细胞、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重型ITP组明显低于轻型ITP组(P<0.01,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CD4+CD25highTreg细胞、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组CD4+CD25highTreg细胞和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比例均高于治疗无效患者(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在ITP发病、疾病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