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P2X7嘌呤受体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肠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活动期IBD患者的肠组织活检石蜡包埋标本、血清样本及粪钙卫蛋白(FC)结果,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8例,包括轻度活动性患者15例,中度活动性患者20例,重度活动性患者23例;克罗恩病(CD)患者22例,包括轻度活动性患者7例,中度活动性患者7例,重度活动性患者8例。另外收集40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断端肠组织作为对照,4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组织中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类胰蛋白酶的含量。结果轻、中、重度UC组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χ~2=7.062,P=0.008;χ~2=18.983,P0.05;χ~2=32.216,P0.05),且重度UC组高于轻度UC组(χ~2=7.242,P=0.007)。轻、中、重度CD组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高于对照组(χ~2=5.223,P=0.022;χ~2=5.223,P=0.022;χ~2=11.161,P=0.001),CD各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胰蛋白酶在各组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BD组高于对照组,且重度IBD组高于轻、中度IBD组。另外,P2X7嘌呤受体与类胰蛋白酶呈显著正相关(UC:r=0.872,P0.05;CD:r=0.866,P0.05)。P2X7嘌呤受体与FC呈正相关(r=0.543,P0.05)。结论 P2X7嘌呤受体可能通过激活肥大细胞增加类胰蛋白酶的表达参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检测其变化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D(CLEC4D)在系统性真菌感染中可诱导Th17细胞分化,调控IL-17A表达,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其在肠道免疫中是否发挥作用的报道。目的:探讨CLEC4D、CARD9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IBD患者48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6例,克罗恩病(CD)患者12例,以30例结肠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CLEC4D和CARD9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UC组、CD组结肠组织中CLEC4D和CARD9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UC组与C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 05)。UC组CLEC4D、CARD9表达与Mayo评分、Baron分级呈正相关(P 0. 05),CD组CLEC4D、CARD9表达与CDAI评分呈正相关(P 0. 05),与SES-CD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 0. 05);IBD患者CLEC4D、CARD9表达与CRP呈正相关(P 0. 05),而与ESR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CLEC4D、CARD9在IBD患者中的表达升高,且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CLEC4D可能通过CARD9相关途径参与IBD的肠道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LRC)治疗≥70岁高龄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23例该我院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RC患者11例,开放根治性全膀胱切除(ORC)患者1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结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HTH结果:LRC组膀胱切除手术时间(5.9±1.1)min要显著长于ORC组膀胱切除时间(3.5±1.1)min(P=0.001).LRC组的估计失血量(600ml)和输血率(27.3%)高于ORC组患者(分别为500ml和25%),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7和P=1.0).术后病理分期,LRC组T1期1例,T2期7例,T3期3例,淋巴结转移阳性1例;ORC组T1期2例,T2期6例,T3期4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例.LRC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为5个,ORC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为26个.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ORC组为83.3%,LRC组为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ORC组切口感染率比LRC组在显著增高(P=0.04).结论:HTK高龄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其短期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但LRC手术难度大,应用于高度选择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肠黏膜上皮细胞与细胞间的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TJ)是构成肠黏膜机械屏障的结构基础,封闭蛋白(occludin)是TJ相关蛋白,对TJ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封闭蛋白可以通过调节TJ改变肠黏膜屏障功能,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参与了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生、发展。文章就封闭蛋白与IBD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以期为IB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的肠黏膜表达情况及相关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血清水平变化,并分析与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8例IBD患者结肠镜活检组织、血清标本及同期检查的CRP、ESR值,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28例、克罗恩病(Crhon’s disease, CD)患者10例;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为对照组,24例同期于我院结肠癌手术切除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癌旁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RANKL及OPG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8的水平变化。结果 UC组和CD组结肠黏膜组织中RANKL及OPG的表达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组和CD组血清中IL-8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8与UC患者CRP、ESR及CD患者ESR呈显著正相关,IL-8与CD患者CRP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RANKL及OPG多在IBD患者的结肠黏膜固有层中表达;相关促炎因子IL-8在IBD患者血清中处于升高状态;IL-8有望成为IBD的新型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是MMPs家族中的一员,可表达于多种器官受损的黏膜上皮细胞中。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是MMP-7的作用底物之一,在促进组织修复、维持肠屏障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MMP-7和SDC-1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住院活动期IBD患者的肠组织标本45例和外周血标本50例,同期非IBD肠组织标本30例和外周血标本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MMP-7、SDC-1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SDC-1含量。结果:MMP-7在IBD患者的肠组织中呈高表达,特别是溃疡边缘的肠上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IBD患者肠组织MMP-7表达增高、SDC-1表达降低,血清SDC-1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肠组织MMP-7表达与IBD疾病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溃疡性结肠炎:rs=0. 519,P 0. 05;克罗恩病:rs=0. 583,P 0. 05),与肠组织SDC-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0. 646,P 0. 05)。结论:MMP-7在IBD患者肠组织中表达增高,通过剪切SDC-1影响受损肠组织修复,参与IB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结肠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34, IL-34)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IL-34与患者临床指标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而了解其在IBD中的意义。方法选取UC患者48例,其中缓解期9例,轻度11例,中-重度28例;CD患者21例,其中缓解期6例,轻度6例,中-重度9例。29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24例结肠癌手术切除的癌旁组织作为正常组织对照(癌旁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34的表达。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34的表达。并收集IBD患者临床指标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数据。结果活动期患者IL-34水平在结肠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活动期及CD活动期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P0.05),对照组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组及CD组血清IL-34水平中-重度组分别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IL-34水平与疾病活动度、ESR及CRP呈正相关。结论 IBD患者结肠组织及血清中IL-34明显升高,提示IL-34在IB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IB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Th17是一种T淋巴细胞亚群,成熟的Th17可以分泌IL-17A、IL-17F、IF-21、IL-22等一系列炎症因子,其中IL-17A在肠上皮黏膜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对IL-17A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针对IL-17A分泌过程进行调节干预也成为IBD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