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基因(phosphodiesterase 4D,PDE4D)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广东地区7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广东居民77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TOAST分型将病例组又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27例、小动脉闭塞型221例、心源性栓塞型54例、其他明确病因型52例和不明原因型58例。使用SNaPshot方法对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SNP83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5个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P83的CC、CT和T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vs2.3%,29.1%vs 26.2%,68.0%vs 71.4%,P>0.05)。在显性、隐性及加性3种遗传模型下,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病例组及5个亚型均无相关性。结论 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尽早在时间窗内恢复血流灌注、拯救缺血半暗带,是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AIS)患者症状及改善功能预后的重要措施。本课题拟研究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以期建立相对可靠的预测模型,提高对溶栓患者病情发展的预测能力。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05-01-2015-05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后mRS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结局有显著影响的变量(P0.05),并进一步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影响因素及其风险比值比(OR),并根据回归系数β建立预测概率模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病例96例,平均年龄(62.8±11.3)岁,NIHSS分值16(10,23)分,总体发病-溶栓时间为230.0(200.0,297.5)min。本研究未能发现显著影响溶栓前后NIHSS改善率的因素。高球蛋白水平、溶栓36h内出血转化(HT)、脑白质病变为住院期间NIHSS无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高基线NIHSS水平、高球蛋白水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脑白质病变、高基线NIHSS、低血红蛋白水平。结论:年龄、基线NIHSS评分、脑白质病变及血红蛋白、球蛋白的差异有助于临床工作者从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AIS患者中筛选出静脉溶栓治疗后仍预后不良的病例,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CJD)与朊蛋白(PRNP)基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突变/变异的关系。方法对临床很可能的7例CJD患者的PRN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及APOE基因第四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异常者重复测序。结果发现1例患者存在PRNP基因E200K杂合突变,6例患者为PRNP基因129基因型MM,1例患者存在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结论 PRNP基因E200K突变为CJD致病性突变,129MM基因型与散发性CJD易感性相关,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可能与散发性CJD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