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剖宫产术后疼痛给产妇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2006年2月~2006年10月,我们采用仕泰栓直肠给药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镇痛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性胸骨后剧烈疼痛5d入院。查体:PB6次/min,BP110/80mmHg,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律绝对不整,第一心音强弱不一,无杂音。心肌酶:谷草转氨酶30mmol/L,LDH 336mmol/L,CK150mmol/L,CK-MB 29mmol/L,α-羟丁酸脱氢酶247mmol/L。心电图示:心房颤动(Af),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盐酸纳美芬对创伤性休克(THS)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7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Sham)组,其余大鼠采用双侧股骨中上段闭合性骨折+股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THS大鼠模型,48只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分为THS组、盐酸纳美芬低、中、高剂量组(0.05、0.10、0.20 mg/kg),每组12只。给药结束24 h后,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LA)、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参照Chiu评分法评价回肠黏膜损伤程度;生化法检测肠组织匀浆中DA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肠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磷酸化蛋白(p-p38MAPK)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THS组血清TNF-α、ET、D-LA含量及DAO活性、肠组织ROS、MDA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DAO活性、SOD水平显著降低;肠黏膜损伤严重,小肠黏膜损伤Chiu评分、肠组织p-p...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阵发性胸痛半年,持续性胸痛伴胸闷、出汗2h"入院.体格检查:心率59次/min,心音低钝.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频率为58次/min,P-R间期0.10s,QRS波起始可见典型δ波,QRS时间约为0.12s,胸部导联呈典型B型预激综合征表现,Ⅲ、AVF导联可见异常Q波,Ⅱ、Ⅲ、AVF导联T波高伴ST抬高,Ⅰ、AVL、V3~V6导联T波倒置伴ST段下移.血清肌酸激酶(CK)1 233 U/L,血清CK同工酶(CK-MB)66U/L,血清肌红蛋白(Mb) 87 μg/L,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7.2 ng/L.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因患者经济条件所限未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后3d后复查心电图,仍表现为预激综合征,符合下壁心肌梗死演变过程,ST段回落、T波开始倒置.  相似文献   
5.
维奥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维奥欣是由东盛制药公司研制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给以口服维奥欣,并用消心痛作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1对象与方法病例选择:本组128例,均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随机分组单盲给药,维奥欣组(Ⅰ组)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56.2±8.6岁,病程8.2±4.8年,合并高血压28例,高脂血症23例;消心痛组(!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55.8士8.4岁,病程7.9…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聚金葡素并顺铂心包腔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恶性心包积液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10000u,顺铂60mG;对照组18例,腔内注射顺铂60m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38.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聚金葡素并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的最佳方法,是无保护性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病变的标准治疗.本研究探讨无保护性LMCA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10月~2000年8月间20例住院的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直接支架术治疗.入选患者例行左室造影(LVEF>45%),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其疗效评判采用常规标准,合并右冠脉严重弥漫狭窄病变或前降支(LAD)与回旋支(LCX)同时严重狭窄者不行该术.结果 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42~71(平均64±12)岁,临床呈心绞痛Ⅱ-Ⅲ级,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2型)1例.冠脉造影显示,左冠脉主干病变呈单纯狭窄者8例,其中近中段狭窄(50%~80%)者6例、开口狭窄(50%~60%)者2例,左主干夹层分离者2例,动脉瘤者1例,合并LAD或LCX病变(狭均>70%)者9例(狭窄50%~70%).全部患者左主干病变均进行直接支架术,其中6例伴LAD或LCX病变者先行PTCA或支架术后再进行左主干病变的支架置入术.置入左主干内的支架均为管状宽径短支架,16例为4.0 mm×9 mm(直径×长度)支架,3例为3.5 mm×9 mm支架,1例冠状动脉瘤者应用4.5 mm×9mm支架.左主干支架术成功率为100%,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无任何并发症如支架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紧急CABG及死亡等.9例合并LAD(6例)或LCX(3例)狭窄者,先行LAD或LCX的PTCA术,其中3例PTCA术后残余狭窄<20%,5例残余狭窄30%~40%者中2例置入3.0×16mm支架、1例3.5×20mm支架、1例3.0×14 mm支架,1例LCX开口后狭窄(75%)者因PTCA后发生夹层放置3.5×12 mm支架,造影示夹层消失,无残余狭窄.冠状动脉瘤行带膜支架术者造影示瘤体消失,左主干管壁平整.随访1~4年,14例心绞痛发作消失、6例心绞痛复发但显著减轻(心绞痛Ⅰ级),后者有4例于术后半年~1年内复查冠脉造影提示早期再狭窄,其中2例单纯LMCA再狭窄者再次行冠脉血管成形术、2例LMCA合并LAD再狭窄者行CABG手术,无急性心肌梗塞或死亡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患者均能维持正常生活.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无保护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支架术在临床上切实可行、疗效显著,可以是继CABG的另一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例1 患者男性,62岁。因胸闷伴活动后气促2年,心悸1周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体检:BP11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110次/min.心律不齐。Ⅰ、Ⅱ、Ⅲ、aVR导联同步记录(图1)粗看酷似心房颤动,细观可见较清晰的F波呈锯齿状,F—F间期均齐为0.20s(300次/min),R—R间期不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