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能修复难治性足趾远端创面的新术式。方法:采用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逆行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趾远端软组织缺损创面9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7cm×5cm,最小为5cm×4cm。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1个月,皮瓣恢复部分感觉,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结论: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逆行足背复合组织瓣,血运可靠,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是修复趾创面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期治疗ⅢB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方法自1999年2月~2002年2月收治16例ⅢB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年龄19~47岁,平均27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cm×3cm~14cm×6cm。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进行彻底清创,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皮瓣或肌皮瓣转移(移植)覆盖创面。对4例伴骨缺损的患者采用自体髂骨进行植骨。结果随访6~1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未出现深部感染。14例骨折在6个月内愈合,有2例在术后10个月内愈合。按Johner-Wruch标准判定功能恢复结果,优14例,良2例。结论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皮瓣修复治疗ⅢB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胫骨骨感染的分期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胫骨骨感染的分期与治疗方法。方法1996年3月~2005年6月收治174例胫骨骨感染患者,将胫骨骨感染分为Ⅰ期(急性期)与Ⅱ期(慢性骨髓炎期)。Ⅰ期患者采用清创,更换内固定为外固定,邻近或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治疗。Ⅱ期采用清除病灶,去除死骨、皮瓣或肌皮瓣填充死腔,改善局部血运并覆盖创面,术后持续冲洗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174患者术后获1~5年(平均29个月)随访。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骨感染全部治愈且无复发。160例患者骨折获一期愈合,14例Ⅱ期患者因骨缺损或骨不愈合而再次植骨治疗获得愈合。13例轻度跛行,7例因肢体短缩、关节倡直及其它合并症重度跛行,154例患者行走正常并恢复原有工作。结论胫骨骨感染的分期对治疗有指导意义,只有采取个体化治疗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重建感染局部的血液循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限剥离骨膜对老年人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干骨折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58~81岁,平均(69.5±7.1)岁。分别采用常规骨膜剥离方法或有限(微创术式)骨膜剥离后,行复位和钢板固定。其中有限骨膜剥离(A组)27例,按Anderson分型:Ⅰ型15例,Ⅱ型8例,Ⅲ型4例。常规骨膜剥离18例(B组),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5例。分别对两组骨痂形成状况、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有限骨膜剥离方法骨痂形成状况、骨折愈合时间与常规骨膜剥离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骨折延迟愈合、非感染性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有限骨膜剥离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常规骨膜剥离方法相比,有限骨膜剥离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一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对笔者1998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3例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术后疗效满意,1例失败,此例经残端修整后创面愈合。38例创面一期愈合,4例组织缺损处皮瓣完全覆盖并成活,但周围软组织挫裂伤重致坏死的小创面需经二期植皮或局部小皮瓣转位处理后愈合,术后经1~36个月随访,下肢外形和功能基本满意。结论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多由高能量致伤原因引起,往往是复杂的多发创伤,借助灵活简便的内外固定和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特别是皮瓣修复技术,能最大程度的一期修复。  相似文献   
6.
椎体间融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创伤及疾病经常会造成脊柱稳定性的丢失,外科手术的干预多数需椎板切除或椎体侧前方减压,进一步降低了脊柱的稳定性。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不断涌现,使脊柱外科的矫形、即刻稳定及融合率得到很大提高,使术后早期康复成为可能,但最后仍要靠骨性融合来完成良好的矫正及生理力线与稳定性的重建。椎体间融合是减少脊柱骨折内固定后  相似文献   
7.
自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我们用由小腿外侧皮瓣、腓骨及其邻近肌肉共同组成的小腿外侧岛状复合皮瓣,以腓动、静脉为蒂逆行移转修复足跟缺损6例均获成功,较好地恢复了足的行走与负重功能。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我们用由小腿外侧皮瓣、腓骨及其邻近肌肉共同组成的小腿外侧岛状复合皮瓣,以腓动、静脉为蒂逆行移转修复足跟缺损6例均获成功,较好地恢复了足的行走与负重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98例胫骨感染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于病灶清创后行外固定架固定,皮瓣或肌皮瓣填充死腔覆盖创面,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结果皮瓣均成活,创面消失,感染控制;随访1~5a无复发;4例轻度跛行,7例重度跛行,余行走正常并恢复工作.认为外固定架固定、皮瓣移植修复缺损及控制感染为本病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在皮瓣转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据156例患者创面所在具体部位、创面的性质及致伤因素的不同而选择转移皮瓣,采用单侧外固定器、三维外固定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及多功能组合式头盆环牵引外固定器分别用于连接固定两侧小腿、前臂与髂骨及前臂与颅骨,以保证转移皮瓣的固定。结果156例除固定小腿中有3例术后发生松动,予以调整后重新固定,其余患者皆达稳定固定。皮瓣有3例边缘部分坏死,其余皆成活。结论外固定器用于转移皮瓣可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