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膜疾病影像学上可表现为3大类:胸腔积液、气胸和胸膜增厚。胸膜固定术(pleurodesis)作为胸膜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由Spengler于1906年首创,用于治疗复发性气胸,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近10多年又将难治性气胸和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甚  相似文献   
2.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至少48小时以后或气管插管拔管48小时以内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并发症[1]。众所周知,危重患者合并VAP病死率增加,ICU停留时间更长,花费更高。因此,预防VAP发生显得尤其重要。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9岁,因被人发现昏迷1 h于2009年2月2日入院.急诊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提示双下肺感染,血常规:WBC 27.0×109/L,N88.2%;血气:pH6.96,CO2分压55.4 mm Hg(1 mm 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46.6 mm Hg,碱剩余19.8 mmol/L,碳酸氢盐12.4 mmol/L,氧饱和度49.8%,氧合指数93.2.入院体格检查:血压85/55 mm Hg,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频率20 次/min.深昏迷,双眼偏右上视,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右上唇可见疱疹及血痂形成,剑突下皮肤散在斑丘疹,左肺可闻及湿哕音,间断四肢抽搐,伴眼球右上翻.查肝、肾功能正常,糖化血红蛋白>14%,血清钾离子2.1 mmol/L,钠离子143 mmol/L,氯离子101 mmol/L,葡萄糖45 mmol/L.血酮体(-).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资源需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院前急救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院前急救资源仍存在着不合理分配及使用情况。现就我院120急救站2007年6月—2008年6月间出诊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院前急救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脉搏指数连续心搏出量监测(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种较新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因其微创性、科学性、简便性等优点正被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我科于2009年3-10月对10例重症患者使用该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9月在我院干部病房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组(试验组)及冠心病未合并抑郁症组(对照组),各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合并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临床表现(包括心率增快、心绞痛发作1次/周、心律失常及ST-T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久坐、饮酒)及规律服药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率增快、心绞痛发作1次/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吸烟率、久坐率及饮酒率均高于对照组,规律服药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肥胖发生率及ST-T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不良生活习惯多、临床表现严重、服药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原因,制定对策,提高血压达标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法运用品管圈工具,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制定与实施等步骤,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压的达标率由61.1%提高到83.0%。结论运用品管圈工具可明确找出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原因,解决方法有效,明显提高了血压的达标率,改善了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胸外科84例采用肌瓣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的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并对DSW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①Ⅱ型DSWI最多见(49/84,58.3%),Ⅰ型有17例(20.2%),Ⅲ型有18例(21.4%).Ⅰ型和Ⅱ型DSWI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伤口裂开和/或脓性分泌物、手术区域自发性疼痛、血象升高等.Ⅰ型DSWI患者更易合并低蛋白血症(P<0.01),早期X线或CT扫描可发现纵隔增宽(P<0.01).部分Ⅲ型DSWI患者仅表现为手术区域局部症状.②37例(44.0%)患者有明确病原学诊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Gram-negative bacilli,GNB;54.8%),其次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23.7%);GNB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8.2%,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以上,阴沟肠杆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未表现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但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未表现出耐药.结论 DSWI多发生在心脏术后1个月内,其中Ⅱ型DSWI最多见,且不同类型的DSWI主要临床表现不同;DSWI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CEA)及血管补片修补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期间围术期的合并症,探索术后有益的管理策略。方法入选我院脑血管中心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所有CEA及血管补片修补术后转入ICU的患者,收集其一般住院资料、术后在ICU期间的合并症、药物治疗及近期疗效。结果共入选25例患者,平均年龄(67.36.4-8.70)岁,平均入住ICU时间(4.48±7.18)d,平均住院时间(35.76±23.14)d。术后高血压20例(80%),其中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和)舒张压≥110mmHg]7例(28%),术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2例(8%)(眼动脉栓塞1例,脑梗死1例),高血糖14例(56%),颈部血肿2例(8%)(其中1例行血肿清除术),面部感觉减退2例(8%)。在ICU期间,原发症状完全消失14例(56%),症状缓解9例(36%),无缓解2例(8%),死亡0例,总有效为23例(92%)。结论CEA术后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总体近期疗效好,术后精细的综合管理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查新开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患者的来源,收治原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共收治370例患者,病例来源构成急诊转入52例(14.1%),会诊转入例148例(40.0%),术后转入170例(45/9%).会诊转入组年龄(71.66±13.79)岁,为三组中最高(H=49.22,P<0.01),其平均住院日为(7.86±10.03)d,为三组最长(H=48.39,P<0.01).所有病例收治原因排序分别为外科全麻术后170例(45.9%),心脑血管病55例(14.9%),多器官功能不全49例(13.2%),严重感染46例(12.5%),中毒和严重创伤27例(7.3%),恶性肿瘤13例(3.5%),其它原因10例(2.7%).急诊转入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比例更多(χ<'2>=83.25,P<0.01);会诊转入组合并感染患者比例更多(χ<'2>=83.22,P<0.01).总体病例死亡83例(病死率22.4%).经过χ<'2>分割检验,术后转入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急诊转入组和会诊转入组(P均<0.01).结论:我院新开ICU病例来源受到一定限制.加强科室自身业务素质的发展,规范ICU收治标准有助于我院ICU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