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X线透视全三维指导下NavX系统导航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5例接受全三维指导下NavX系统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14例手术顺利成功,1例需借助X线透视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术中娴熟的操作技术配合及严密监护,对发生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双心室起搏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洁源 《护理学报》2003,10(1):48-49
双心室起搏可使左、右心室同步收缩,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笔通过对7例行双心室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的护理,认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及起搏功能,对促进患康复、杜绝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7例患双心室起搏治疗成功,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可自理。  相似文献   
3.
经皮血管缝合器的应用及其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病人采用经皮血管缝舍器缝合股动脉伤口,结果6例成功,1例仍渗血经压迫后止血。护理要点为确定穿刺点后再行缝合术,缝合过程中及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分析以及探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109例,根据患者手术开展前后是否出现心肌梗死或再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中任一心脏事件分为高危组及正常组.将两组所收集的数据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再对危险因素进一步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的12项影响因素均属于心血管介入诊治术过程中或后引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RR=4.02)、高血脂(RR=3.98)、吸烟史≥2年(RR=4.36)、合并高血压(RR=5.4)、合并糖尿病(RR=7.61)、心绞痛病史(RR=5.34)、心肌梗死病史(RR=5.55)、脑血管意外病史(RR=4.21)、心力衰竭病史(RR=4.19)等因素属于高危因素.结论 心血管介入诊疗术开展前后心脏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多且复杂,应引起高度重视,适当采取对症护理措施,以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有效、成功率高的介入方法,总结ll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在透视、造影监视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的护理特点:术前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解除心理压力;术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观察封堵器定位情况;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出凝血情况,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尿量及其颜色,及早发现出血及溶血,减少心律失常、出血、溶血、低血容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NSITE3000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术中护理经验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实施ENSITE3000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及探访,术中严密监护,应用冷盐水灌注泵监护、消融放电监护、对术中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密切配合医生及时对症治疗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术中因空腹手术时间过长致低血容量性休克3例;因射频消融放电造成疼痛引起迷走神经反射2例,经对症治疗严密监护后症状消失。结论提出术前注重患者心理护理、准备完善、严密监护和观察病情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检查前加强心理护理,检查中、检查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患者检查前对治疗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均能以良好心态主动配合检查。结论:充分的检查前准备,严密的检查中观察及检查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检查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术前心理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的护理,总结有助于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4例取得成功,2例发生轻度内膜撕裂,经置入支架后夹层被封闭;其中11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仅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术前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术中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及血压的变化;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防止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有助于手术全面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心脏介入治疗前后结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变,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预防术后并发症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脏介入(PCI)合并焦虑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并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焦虑(S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心脏介入患者合并焦虑的比例为44.2%,其中焦虑评分与学历、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成正相关(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P<0.01);观察组术后梗死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 <0.01);观察组手术前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结论围手术期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PCI手术前后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拟行心脏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4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3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患者满意率达100%,常规组满意率为93.5%,优质组非常满意率为82.6%,常规组非常满意率为36.9%,优质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优质组除心律失常外,其他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术中开展优质护理,通过不断强化基础护理后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以及术后的专科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