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于2009年6月~2011年12月两年半间利用自制角度定位器,成功穿刺63例,其中62例一次穿刺成功,1例穿刺两次后成功。角度定位较为精准,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8.41%,现就该角度定位器的设计原理、临床应用范围及结果予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组(使用栅栏定位器和角度定位器。病灶直径2.5~6cm,深度5~9cm)。患者63例,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CCRT治疗,对照组接受工娱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应用威斯卡星分类测验(WCST)、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WCST完成卡片总数、正确分类卡片数、完成分类数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复合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0.05);且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CRT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且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宏博  李明超 《中国校医》2021,35(5):374-375
目的 探讨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低浓度组(n =30)与高浓度组(n =30)。对比两组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利用超声多普勒仪监测肺动脉压力(SPA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氧分压(PaO2)、经皮氧饱和度(SpO2)水平较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高浓度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53.79±3.88)s,长于低浓度组的(46.45±4.36)s,高浓度组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为(31.21±11.56)s,长于低浓度组的(21.24±6.14)s,高浓度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为(183.12±85.02)×109/L,高于低浓度组的(227.42±81.32)×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给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给予低浓度一氧化氮治疗。  相似文献   
4.
218例缺血性卒中首发、高危患者出院后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行多学科疾病管理模式、对照组行普通管理模式管理.管理6个月后,管理组患者功能独立测定(FIM)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9±28)与(81±26)分和(13.9 ±5.6)与(16.1 ±6.9)分(均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分别为(131±17)与(137 ±23)mmHg(1 mmHg =0.133 kPa)和(81 ±10)与(85±15) mmHg(均P<0.05);LDL-C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54 ±0.75)与(2.81 ±0.65) mmol/L(P =0.01);再入院患者数亦明显减少(P=0.04).提示对高危卒中患者提供多学科疾病管理模式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saac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报道2例Isaacs综合征患者并行文献复习分析.结果 2例均有自发性肌肉颤搐,睡眠时症状不消失.肌电图发现持续的自发运动电位发放的颤搐电位或(和)肌强直性放电.第二例患者尚见双侧正中神经、右胫神经F波未引出并有多条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降低.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Isaac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肌肉颤搐及典型肌电图表现是诊断关键,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膝部疼痛是骨科门诊所见的一种常见痛,部分病人可以经过体检及相关辅助检查而获得明确诊断,而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休息痛;其通过体检及一般辅助检查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本院自1996年以来,对一组静息性膝关节痛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比较有意义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多囊肾伴肾性高血压合并痛风三例李明超党瑜华黄颖先证者男,76岁。自47岁后发现血压高,波动在21.4~24/12~13.3kPa(1kPa=7.5mmHg),一直服用降压药物。52岁体检时发现腹部肿块,B超显示双侧肾实质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心电图T波倒置及其意义赵洛沙魏经汉李明超刘瑞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病因。溶栓治疗的关键是使梗塞相关动脉再通,尽早恢复心肌灌注。本研究对照分析AMI患者静脉溶栓后24小时内心电图T波倒置...  相似文献   
9.
Miller Fisher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956年Miller Fisher报道3例表现为眼外肌麻痹、腱反射消失、共济失调三联征,并认为是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的一种变异型,之后将上述三联征定义为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近年发现Miller Fisher综合征临床特点错综复杂,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总结本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Miller Fisher综合征16例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明超  刘继红 《医药导报》2011,30(8):1058-106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于ED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有所进展。目前治疗ED的方法和药物越来越多,该文回顾总结近年来治疗ED的一线及二线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