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81例,其中ASD164例、PDA107例、膜部VSD110例,在透视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下置入国产封堵器,术后24h和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分别行TTE、ECG和X线胸片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107例PDA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100%。随访1~33个月,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②164例ASD中162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即刻TTE显示158例(98%)封堵完全,4例(4%)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人健在;1例随访1年后仍存在少许残余分流,2例术后6个月随访时发现封堵器移位伴少量分流。③110例膜部VSD中109例闭合成功,成功率99%,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无残余分流。随访1~26个月,所有病人健在,1例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未见恢复。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前应用广泛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的材料主要为镍钛合金。本文对该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植入封堵器后血清镍浓度的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甲硫氨酸维B1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132 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6例. 对照组给予纳洛酮0.8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硫氨酸维B1(每支含甲硫氨酸40 mg,维生素B14 mg)1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显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时间分别为(54.2±19.1)和(74.3±28.5) min,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44.6±36.7)和(282.7±52.5) min,治疗组显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尤其在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显效时间分别为(98.7±31.4)和(152.8±41.2) min,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97.9±46.4)和(389.1±124.2)min. 治疗组显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纳洛酮联合甲硫氨酸维B1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尤其是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比单用纳洛酮组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前应用广泛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的材料主要为镍钛合金。本文对该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植入封堵器后血清镍浓度的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脑出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脑出血症状不典型,易漏诊。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要注意合并脑出血可能,必要时应进行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6.
急性乙醇中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宁  黄英华 《医学综述》2009,15(2):253-254
急性乙醇中毒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功能。C反应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普遍视为急性炎症、感染以及组织损伤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急性乙醇中毒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如何,是否可以通过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来了解患者急性乙醇中毒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乙醇中毒对机体的损害程度。本文将对急性乙醇中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血液乙醇浓度(BA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分析BAC与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成急性乙醇中毒组(AL组)90例、对照组(NC组)30例,其中根据乙醇中毒程度及BAC值不同AL组又分为AL-Ⅰ组(轻度中毒)(BAC〈200mg/L),AL-Ⅱ组(中度中毒)(200mg/L≤BAC〈800mg/L),AL-Ⅲ组(重度中毒)(BAC≥800mg/L),每组30例,检测各组的hs-CRP浓度,并与NC组对照。分析BAC与hs-CRP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AL-Ⅰ组之间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Ⅰ组BAC与hs-CRP浓度无相关性(P〉0.05),AL-Ⅱ组、AL-Ⅲ组BAC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轻度以上患者的BAC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对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hs-CRP是一项具有临床价值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8.
心率震荡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及死亡率的预测,进而采取干预性治疗,一直是心血管临床研究领域的热点。1999年Schmidt等首先在Lancet上发表了关于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1]作为心肌梗死后患者高危预测指标的文章。心率震荡是评判心脏病患者危险度的新方法,与以往的指标相比,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就现有资料对心率震荡现象的概念、测量、计算方法、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1心率震荡现象的概念心率震荡(HRT)是窦房结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一种双向的生理反应,即1次室性早搏之后窦性心律周期的短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Tp-Te间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心力衰竭患者150例,设为心力衰竭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BNP、心电图QRS波时限、Tp-Te间期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血浆BNP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Tp-Te间期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LVEF低于对照组,血浆BNP、心电图QRS波时限及Tp-Te间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不同NYHA分级间LVEF、血浆BNP、心电图QRS波时限及Tp-Te间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异常组血浆BNP、心电图QRS波时限及Tp-Te间期高于正常组(P0.05);血浆BNP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Tp-Te间期均呈正相关(r=0.653,0.647,P0.05);心电图QRS波时限与Tp-Te间期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院前急救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Tp-Te间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