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由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三个指标组成的炎症预后评分系统(IPSI)作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8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指标,研究相关炎症标志物对生存的预...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异常和血管生成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13q14缺失是MM患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miR-15a/16即定位于该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和依赖的ITP患者的疗效及其与激素敏感性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79例IT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对糖皮质激素无效的19例,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有6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地塞米松40 mg/d×4,d 7、14、21、28静脉滴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100 mg,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分析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与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反应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Tregs比例,BAFF、IL-2和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79例ITP患者经地塞米松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后1、3、6及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7%(63/79)、69.6%(55/79)、63.3%(50/79)和60.8%(48/79),其中对糖皮质激素无效(n=19)和存在糖皮质激素依赖(n=60)的ITP患者1、3、6和12个目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7.4%(n=9)vs 90.0%(n=54);36.8%(n=7)vs 80.0%(n=48);21.1%(n=4)vs 76.7%(n=46);21.1%(n=4)vs 73.3%(n=4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两组治疗后1、3、6及12个月2组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1.70±0.43)%vs (3.47±0.72)%;(1.66±0.33)%vs (4.29±0.91)%;(1.71±0.37)%vs (4.44±0.97)%;(3.36±0.54)%vs (4.29±1.04)%。研究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依赖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血浆中BAFF,IL-2和sCD40L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糖皮质激素无效患者的BAFF、IL-2和sCD40L水平虽然也有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患者应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更有效,对Treg细胞、BAFF,IL-2和sCD40L调节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但靶向T细胞肿瘤的CAR-T尚面临巨大挑战:①无特异性靶抗原:理想状态下,靶抗原应仅表达于肿瘤细胞上,而在正常T细胞上不表达,对于T细胞恶性肿瘤来说,大多数靶抗原在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均表达;②难以区分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CAR-T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正常T细胞,否则很可能导致产品污染或肿瘤细胞的CAR修饰[1];③CAR-T细胞自相残杀:靶抗原在CAR-T细胞上的表达会导致CAR-T细胞自相残杀,而靶向正常T细胞表达的抗原会引起T细胞免疫缺陷,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2]。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处理方案BCV(白消安+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MM患者采用环磷酰胺(3 g/m2)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后采用BCV方案预处理进行ASCT,了解患者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疗效评估,评价该预处理方案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2例患者中位年龄52(32~66)岁,移植前病情评估至少达部分缓解,经ASCT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0.5(5~19) 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0(7~20) d。主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黏膜炎和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患者粒细胞缺乏期出现大肠杆菌败血症,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1例肺部真菌感染,4例患者出现出血性膀胱炎,3例患者出现肝脏毒性(转氨酶1~2级升高),2例患者出现肾脏毒性,1例患者出现幻觉,3例患者出现心血管毒性。中位随访12(4~28)个月,移植后1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6.6%(标准误为10.3%),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截止随访日期,其中1例患者由于疾病进展、并失去最佳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初诊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和临床分期与预后关系,以期提高对该型MM的认识。方法:收集43例初诊为IgA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初诊时各临床指标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PFS有显著影响的是年龄60岁,白蛋白≤30g/L,化疗方案(非硼替佐米组),缓解情况(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对OS有显著影响的是年龄60岁,白蛋白≤30g/L,缓解情况(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30g/L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0岁、白蛋白≤30g/L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IgA型MM的预后与血清白蛋白、年龄有关,可以用来评估此类型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组成的造血评分(HS)系统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79例新诊断M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根据HS系统将所有患者分为0,1,2,3分共4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得出最佳截断值,将H...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肿瘤中一类常见的恶性疾病,发病率居血液肿瘤第2位,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且发病趋势呈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MM研究的深入,使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期均明显提高,但目前仍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对于存在高度异质性的MM,基于预后分层进行规范化、精准化治疗及应用高灵敏度的技术手段检测微小残留病(MRD)是治疗该病主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NA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7例MM患者骨髓标本,以8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其miR-15a/16、-34a、-194-2-192簇、-181a/b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1、IL-22、IL-23、IL-27的表达水平.分析miRNA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M患者组miR-15a/16、-34a、-194-2-192簇表达水平降低,而miR-181a/b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M患者血清IL-17、IL-21、IL-27的表达水平升高,IL-22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L-23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分期Ⅲ期患者的miR-181a/b和IL-17、IL-21、IL-23、IL-27表达水平高于Ⅰ期患者,而miR-15a/16、-34a、-194和IL-22的表达水平则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iR-34a与IL-21,miR-181a与IL-23,miR-192与IL-21、IL-27,miR-194与IL-27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而miR-192与IL-21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miRNA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MM患者中均存在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MM患者的ISS分期有关,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提示失调的miRNA可能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进而参与M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Th17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型T辅助细胞亚群,由初始T细胞分化而来,分泌IL-17家族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17,IL-17F,IL-17E和IL-21,IL-22,IL-23等.其中以IL-17A最为重要,是Th17的标志性细胞因子.Th17细胞与其相关细胞因子被认为是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在众多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器官、骨髓移植排斥中发挥着重要生物学作用.笔者对Th17细胞在人类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Th17细胞可塑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