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肠癌术前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院同期手术治疗的114例大肠癌病例,根据术前化疗方法分为:A动脉灌注化疗组62例;B静脉化疗组19例;C5氟脲嘧啶(5FU)保留灌肠组12例;D对照组21例.化疗后2wk~4wk行肿瘤切除术,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A,B,C组化疗后切除的肿瘤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静脉化疗组和5FU保留灌肠组(P<005).40例使用5FU的动脉灌注化疗组中8例出现化学性肠炎,其中2例出现肠缺血坏死.结论大肠癌术前化疗以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最好,应作为首选;5FU作为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用药疗效不显著而副作用明显,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分析小剂量和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0例HCC患者行TACE,其中小剂量组(n=25)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常规剂量组(n=25)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分别检测患者TACE术前、术后7 d血清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前胶原(Ⅳ-C),同时观察近期客观疗效和生存期。结果:TACE术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常规剂量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小剂量组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差值比较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2个月(95%C I,10~31个月)、18.5个月(95%C I,8~28个月),两组的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0.1%和58.8%、39.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行TACE术治疗肝癌可能减轻患者术后早期肝纤维化程度,且对客观疗效和生存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肾活检后肾出血行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创伤性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肾活检后肾出血病例行超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结果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程度及相关血管的情况,为栓塞治疗提供了依据,9例肾出血患者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并保留了患肾的部分组织和功能。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是肾活检后肾出血可靠的诊断方法,也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手段,并对保留患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前辅助动脉灌注化疗的血管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前辅助动脉灌注化疗的血管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变化。方法 96例乳腺癌患者在动脉灌注化疗前行DSA造影,其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变化研究。结果 乳腺癌的供血动脉多起源于胸外侧动脉和肩胛下动脉。乳腺癌的血管异常表现为不规则血管团,血管染色和血管湖形成。动脉灌注化疗后可发现肿瘤细胞退行性变、坏死,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多。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是乳腺癌有效的术前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术前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和评价结肠癌术前化疗的方法及作用,作者对本院同期手术治疗的114例结肠癌病例进行了研究。方法:根据术前化疗方法分为:(1)动脉灌注化疗组62例;(2)静脉化疗组19例;(3)5-氟脲嘧啶(5-Fu)保留灌肠组12例;(4)对照组21例。化疗后2~4周行肿瘤切除术,肿瘤标本作病理切片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前三组化疗后切除的肿瘤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静脉化疗组和5-Fu保留灌肠组(P<0.05)。40例使用5-Fu动脉灌注化疗组中8例出现化学性肠炎,其中两例出现肠缺血坏死。结论:结肠癌术前化疗以动脉灌注化疗效果最好,应作为首选;5-Fu作为结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疗效不显著而不良反应明显,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方法,探讨大肠癌的化疗方法及药物选择。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993~1996年大肠癌手术病例中的114例,其中术前化疗组93例,对照组21例。各组一般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肿瘤血管和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乳腺癌患者在动脉灌注化疗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中有肿瘤染色的30例和无染色的20例患者进行术后标本组织学分期和分级。结果:在乳腺癌肿瘤血管染色组,组织学评价多为中至重度反应;而无血管染色组,组织学评价多为轻至中度反应,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与肿瘤血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