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ICH)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1997年3月-2001年7月在我科诊治经CT证实为新生儿ICH81例,其中SAH60例(74.1%),本文就其60例SAH发病高危因素,头颅CT征象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高危因素,头颅CT征象及预后,以提高SAH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1997年3月-2001年7月60例经我院CT证实SA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H患儿围产期有缺氧史50例(83.3%),难产史38例(63.3%);足月儿32例(53.3%),早产儿25例(41.7%);CT征象为镰刀征和/或三角征43例(71.7%);单纯型SAH治愈27例(93.1%),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型SAH治愈22例(71%),全部治愈病例经2年随访,单纯型SAH仅1例(3.7%)出现后遗症,而合并HIE型SAH7例(31.8%)出现后遗症。结论:窒息、缺氧、早产及产伤是引起SAH最主要的高危因素。SAH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CT扫描检出率高,宜在疑诊后48小时内尽快进行,三角征和镰刀征对SAH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单纯型SAH较合并HIE型SAH的预后较好,且出现脑损伤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正常新生儿早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疸,此时若伴有其他发病因素则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我科自1997年1月~2003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110例,本文就其发病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介入治疗(TAI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60例HBsAg阳性且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配对分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保肝降酶组(B组),每组30例。对两组进行常规TAIT同时,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A组同时联合核苷(酸)类药物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初始治疗药物选择:恩替卡韦14例,拉米夫定8例,阿德福韦酯8例,其中4例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经加用另一核苷(酸)类似物后实现病毒持续抑制。B组中,13例(13/30,43.33%)患者分别在第1~9次TAIT后发生病毒学突破,中位突破时间为5.52个月(4次TAIT后)。两组共死亡48例,其中A组20例,B组28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63、14.77个月(χ2=7.51,P=0.01)。A组和B组中BCLC分期C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63、8.07个月(2χ=7.11,P=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是否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分级、肝癌BCLC分期影响患者预后。未发生核苷(酸)类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TAIT治疗HBV相关HCC时联合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出自《金匮要略》第三篇,本文以精津理论为主线,从百合病、狐惑病和阴阳毒病机特点等方面,辨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精津互化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发现三者均由伏邪致病,具有由实致虚,由热致寒的转变过程,基于如上探讨,可以扩大《金匮要略》本篇疾病谱和治疗范围,从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病到肿瘤乃至慢性退行性疾病,对进一步研究挖掘该篇疾病、方剂以及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肝CHL,经肝动脉的PL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碘油沉积情况,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PLE治疗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LE经肝动脉介入治疗CH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病例摘要某女,56岁,已婚,汉族。因“突发上腹痛、腹胀、呕吐2天”于2008年1月13日入院。现病史:患者2008年1月12日中午进油腻食物半小时后出现中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约300ml,腹痛无缓解。遂来本院急诊,查WBC19.75×109/L,N0.898;尿常规:PRO0.3g/L、GLU14mmol/L;大便OB(+);肝肾功能:ALT61U/L,TBIL21.3mmol/L,DBIL9.2mmol/L,K3.3mmol/L,Ca2.33mmol/L,GLU15.0mmol/L,BUN6.13mmol/L,Cr85μmol/L;血淀粉酶(AMY)2555U/L,脂肪酶  相似文献   
8.
大鼠羊膜上皮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胚胎不同时期羊膜上皮细胞(AECs)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神经营养素-3(NT-3)mRNA的时相图,找出AECs分泌BDNF、NT-3的最佳时期.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胚胎不同时期(11,13,17,21 d)AECs中BDNF与NT-3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 绘制出大鼠AECs中BDNF、NT-3的基因表达差异时程图:BDNF的表达随着胚胎发育持续上调,至17 d达到最高,然后其表达开始下调;NT-3的表达在13 d达到最高,然后开始下调.结论 初步确定13~17 d是大鼠AECs分泌BDNF、NT-3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更深的研究胃癌病患使用护理干预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7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治疗的病患130例,随机将这些病患分成两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病患75例,对照组中的病患使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加入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综合症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方式,同时加强社会与其家庭的支持,对比两组病患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组中的病患有4例胃管脱落,有5例营养管堵塞,有3例产生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6%,满意度为93%;护理组中的病患有7例胃管脱落,有13例营养管堵塞,有16例产生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为80%,满意度为75%。护理干预组中病患的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治疗胃癌病患时,使用干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满意度与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局部动脉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大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动脉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及治疗后复发或未控的大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50例中、晚期及治疗后复发或未控的大肠癌患者进行局部动脉介入治疗。35例可评价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7-76岁,中位年龄为48岁。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局部动脉灌注化疗及/或栓塞治疗,并按肿瘤位置以及造影所示的肿瘤供血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所用动脉,并相应分配化疗药物用量。介入治疗1-3次后,对于疗效较好的大肠肿瘤原发灶未切除的病人如无禁忌可进一步行根治性切除术。对于局部动脉介入治疗疗效不佳或估计肿瘤切除有困难的患者继续施以放射治疗及(或)全身化疗。结果:在可评价的35例病人中,随诊时间范围为1-139个月,平均24个月。经综合治疗(介入治疗+手术及/或放、化疗)后总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9例)为51.4%。全部病例平均生存期为24.1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其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以及五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6%、51.4%、34.3%、14.3%、以及14.3%,一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已达139个月。综合治疗有效者中位生存期(82个月)显著长于无效者(9个月)。治疗后最常出现的毒副反应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以及短暂的腹泻或脓血便等,经对症处理后,多在一周左右即可缓解、消失。本组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局部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大肠癌安全、可靠;应尽可能在手术或者放射治疗前应用、也可于根治术后或放疗后应用,以便减少局部转移及复发率,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