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5年10月~1996年5月间对18例性传播疾病(STD)指示病例及28例家庭续发病例进行了随访调查。家庭续发病例经性接触受染者占57.14%,经间接接触受染者占42.86%,其中淋病占78.57%。结果表明,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为(STD)高危人群,文化程度低、家庭卫生条件差和缺乏STD防治知识是STD在家庭聚集的主要因素。结果提示应加强STD防治知识教育,对病人及时规范治疗和有效沟通,及对家庭成员进行主动干预是控制STD传播和STD在家庭聚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一些地区为乙型肝炎高度流行地区。对高危人群切断其乙肝传播的有效方式是进行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HB疫苗)的自动免疫,由于制备疫苗的血液来源有限和造价较高,故较大面积免疫难以实现,如小剂量免疫成功并推广应用,则可缓解甚至解决这些问题。近来年,对小剂量HB疫苗的研究较多,但就其保护效果、抗  相似文献   
3.
对1966年~1993年21个省分离的218株A、B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检查对青霉素的耐药情况及其机理,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penA基因扩增后经HpaII消化并比较了它们的酶切图谱。108株A群Nm中有2株耐药,它们是1987年和1988年分离的;101株B群Nm中有6株耐药,1983年以前仅1株,其余5株是以后的,耐药菌株从3.8%上升的6.7%;9株群Nm中分离出1株耐药菌株,为70年  相似文献   
4.
PCR实验室的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控制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室污染的策略和技术方法。〔方法〕从PCR技术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的3个来源分析污染的原因,提出应采取的控制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控制污染的方法有:分区控制、UNG控制、紫外线控制、化学加合物控制;预防措施包括:分区进行控制、保证高质量的实验用水、手套的使用、正确的试剂配制与贮存、加样器的妥善保管、器材的处理、风淋的使用、良好的实验室操作。〔结论〕PCR技术在不断发展,随着新技术的出现,PCR技术及其污染控制策略将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脑膜炎奈瑟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好  胡绪敬 《疾病监测》1996,11(11):405-407
本文就1966~1993年21个省市分离的218株A、B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对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在108株A群Nm中20株(18.5%)对SMZ耐药,其中17.3%的病人菌株,21.2%的带菌者菌株耐药;31株(28.7%)对ASP耐药。在101株B群Nm中40株(39.6%对SMZ耐药,其中43.3%的病人菌株和34.1%的带菌者菌株耐药,17株(16.8%)对ASP,10株(9.9%)对cF耐药。在9株c群Nm巾5株对SMZ,2株对ASP耐药。未发现Nm对Chl耐药。实验结果提示我们今后在流脑治疗和化学预防上应加强Nm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这有助于提高这些药物对流脑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1966年~1993年21个省分离的218株A、B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检查对青霉素的耐药情况及其机理,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penA基因扩增后经HpaⅡ消化并比较了它们的酶切图谱。108株A群Nm中有2株耐药,它们是1987年和1988年分离的;101株B群Nm中有6株耐药,1983年以前仅1株,其余5株是以后的,耐药菌株从3.8%上升到6.7%;9株C群Nm中分离出1株耐药菌株,为70年代分离的。上述耐药菌株中,1株A群和5株B群为病人菌株,其余皆为携带者菌株。耐药的A群和C群Nm与其敏感菌株penA基因的HpaⅡ酶切图谱相同,但耐药的B群Nm的penA基因酶切图谱显出5种谱型,它们与敏感菌株的图谱明显不同。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我国所分离的少数Nm对青霉素耐药,B群Nm较A群耐药明显些,前者对青霉素耐药可能是penA基因的改变所致,关于A群和C群Nm对青霉素的耐药机理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