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栓以股、髂静脉多见 ,约占下肢静脉疾病的 2 0 % [1] 。为了对本病进行深入研究 ,提高治愈率 ,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溶栓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 1990~ 1996年收治的 6 3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年龄及肢体分布 :男性 2 7例 ,女性 36例 ;年龄 14~ 6 0岁 ,14~ 30岁 12例 ,31~ 5 0岁 39例 ,5 1~ 6 0岁 12例。 6 3例共 6 7条肢体 ,左下肢 48例 ,右下肢 11例 ,双下肢 4例。1.2 发病因素 :原因明确者 44例 ,其中妊娠、剖宫产及妇产科手术共 2 1例 ,骨盆、股部外伤或手术 13例 ,腹部手术后 10例 ,不明原因 19例。1.3 病程及…  相似文献   
2.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慢传输型便秘(STC) 病因不清、症状顽固、临床处理较困难. 进一步探讨其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应用电镜技术对14 例STC 患者和11 例非梗阻性直肠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乙状结肠标本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TC 患者结肠肌间神经丛的超微病理改变表现为:神经元及其突起有十分明显的退行性变,轴突及树突空化呈网格状结构,胞质内出现空泡及脂褐素等;轴突末端膨体及突触前区内突触小泡含量明显减少,大部分突触小泡出现空化.结论 STC 患者结肠肌间神经丛有明显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存在递质耗竭或递质合成、传输障碍等现象,它是STC 患者肠道传输减慢的超微病理基础. 这种改变可能与STC 患者长期滥用接触性泻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及相关风险.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手术为全切组;86例患者实施次全切或近全切术为双叶组,20例患者复发后二次手术行全切术为复发组,分析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甲状腺全切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双叶组(P<0.05),而复发组则明显高于全切组(P<0.05);甲状腺全切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则与另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切组中有腺体外侵犯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腺体外侵犯组(P<0.05),而根治性颈清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中央区颈清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而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复发二次手术会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对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无显著影响;存在腺体外侵是增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是否行根治性颈清术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有选择的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自1971~1987年行胆道手术474例,发现自发性胆道内瘘3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49岁,1985年1月13日入院。10余年来曾有3次上腹部疼痛伴发冷发烧及呕吐,目前上腹部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伴腹胀,高烧不退,4天前咳嗽,咳黄绿色胆汁样痰。X 线胸片报告右肺炎症感染性空洞。B 超诊断胆管结石,心包积液,左叶胆管支气管瘘。1月31日行剖腹探查,见胆囊周围广泛粘连,胆总管扩张约4cm,左半肝与胃和膈肌紧密粘连,切除胆囊,吸出黄脓约30ml,胆总管放T 管,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和技术发展,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已逐步成为成熟术式在各地推广。在实践中我们联合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科从2011年3~12月共诊治胆总管结  相似文献   
6.
小儿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三例兰州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柴福录李发智朱万坤小儿肝母细胞瘤较为少见,治疗效果差。我们近年手术治疗巨大肝母细胞瘤3例,疗效满意,现予报告。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1/2、8、11/2岁,均因发现腹部包块分别于15天、26天、...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24小时疗效观察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钟建庭,柴福录,达万明,朱万坤,刘源,李发智,陆井之,欧英贤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脾切除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58.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部...  相似文献   
8.
肝包虫病是细粒棘球蚴寄生在肝脏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常见于我国西北及西南广大畜牧地区,外科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1],过去多采用开腹肝包虫内囊摘除,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外囊开放术,但因为残腔的存在及包虫未能完全杀灭,导致复发。我们在顺利完成20余例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外囊开放术的基础上,开展腹腔镜下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摘除术3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41岁,以“开腹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9年,右腰背部胀痛4月余”入院。腹部CT示:肝脏右后叶见4.7cm×3.0cm椭圆形低密度影,考虑为肝包虫复发。于2005年8月16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肝包虫囊肿外囊摘除术,患者取平卧位,头高15°,左倾15°~30°。利用四孔法(与胆囊切除戳孔位置相似),见腹腔内有多处粘连,用超声刀及电凝钩分离粘连后,见肝包虫囊肿于肝脏右后叶下段,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大小约5cm×5cm。术中注意对于外囊表面的组织尽量保留,避免切开外囊。用胆囊抓钳提起肝包虫外囊顶部,用超声刀及电凝钩在肝包虫外囊与肝脏之间钝性加锐性分离,紧贴外囊,勿损伤过多肝组织,遇纤细管道用超声刀凝断,遇明显管道疑为较大血管或胆管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胆囊炎症时胆囊局部,细胞免疫功能,探讨免疫反应与炎症发展和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用OK系列单克隆抗体及ABC染色法对8例正常人和27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胆囊粘膜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胆囊粘膜固有层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T3细胞、T4细胞和T8细胞均明显增高(P<0.001),T4/T8比值为1.75±0.1明显高于正常1.18±0.34。而且随病程延长和症状加重,胆囊固有层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增高。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时胆囊粘膜T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失调及异常分布与胆囊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observethechangesinultrastructureofthecolonmyentericplexusinpatientswith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Methods Fourteenpatients(1manand13women,aged26~68years,meanage:44years)withsevere,longstandingidiopathicSTCdemonstratedbyradiopaquemar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