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12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回顾性分析证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训练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的12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应用膀胱容量压力测试系统测定入院时、治疗后4周的膀胱容量、压力,分析膀胱的类型及训练效果。结果发现120例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前痉挛型48例,占40.0%;迟缓型56例,占46.7%;混合型16例,占13.3%;治疗后痉挛型52例,占43.3%;迟缓型52例,占43.3%;混合型16例,占13.4%。治疗前膀胱容量均值为(275.90±133.818)mL,治疗后膀胱容量均值为(295.59±107.307)mL,治疗前后对比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证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训练中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索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短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分为药物组38例和支架组2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不良临床事件(脑出血、脑梗死、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支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优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537例经行DS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分布特点、狭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1)537例脑梗死患者中,脑动脉狭窄371例(69.1%),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65例(30.7%),单纯颅外动脉狭窄110例(20.5%),颅内外均狭窄96例(17.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OR=1.018)、长期饮酒(OR=2.566)、Hcy(OR=1.039)、HDL(OR=0.165)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3)不同的动脉狭窄程度,其危险因素也不同。长期饮酒、糖尿病、Hcy是脑动脉中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长期饮酒为脑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饮酒、Hcy、LDL则为脑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原因,且颅内动脉狭窄率高于颅外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危险因素也有差别,因此根据狭窄程度,有针对性地干预其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高复发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易损斑块,对于急性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超声、CT、MRI、脑血管造影等方面对易损斑块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高复发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易损斑块,对于急性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超声、CT、MRI、脑血管造影等方面对易损斑块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