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EVGE治疗的Stanford B型AD患者30例,其中15例于DSA下经皮穿刺联合放置血管缝合器行EVGE治疗,为观察组;15例行传统(切开股动脉)行EVGE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的手术部位血管直径、生活质量评分及支架移位情况。 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 vs. 100.0%,χ2=1.03,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43.57±14.30)ml vs.(69.82±25.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2.63±1.07)d vs.(3.87±1.25)d]和住院时间[(5.47±1.85)d vs.(7.65±2.2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2.90,P均<0.05)。局部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 vs.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5)。经过3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92.54±13.52)vs.(83.25±1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P<0.05)。两组术后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支架未出现移位情况。 结论:在DSA下进行EVGE带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AD患者,可有效保证患者的成功率和预后,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加速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85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与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生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足背动脉内径与血流变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足部血流明显改善,足背动脉内径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与足部血流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犬骨髓基质干细胞(dMSCs)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 hydroxyapatite, CHA),观察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利用AdEasy腺病毒表达系统,体外构建高效表达hBMP-7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dMSCs 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复合,再分别植入取材动物的自体下颌骨缺损区,分别于4周和8周取材观察成骨情况。结果: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均发现构建组织工程骨在祼鼠皮下及骨缺损处均有明显新骨组织形成。结论:构建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dMSCs后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有较多量骨组织形成,可有效修复下颌骨缺损。[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骨髓基质干细胞 腺病毒 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抑制机理,为中药耐药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黄芩提取物处理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电泳图谱变化情况;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菌体内环丙沙星药物的蓄积量。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菌细胞外液中有关酶活性。结果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分子量为43kDa~55 kDa范围内有蛋白质条带的缺失或表达量的降低,经黄芩提取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可恢复表达或表达量增加;黄芩提取物可使菌体内环丙沙星蓄积浓度明显增加,但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芩提取物具有恢复耐药菌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和抑制膜上外排泵的作用,因此具有明显的耐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聂向真  张洁  李伟奇  张萍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96-297,300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成人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人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51例,比较正畸矫治前后的牙周袋深度(PPD)、临床牙冠的长度(CCL)、根尖到牙槽骨最低水平线的距离(MBL)、牙根长度(RL)的变化.[结果]PPD、CCL明显减低,MBL明显增加,RL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280例固定正畸病人龈炎病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正畸病人由于口内特有的矫治装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口腔卫生,导致牙龈炎症。为了找出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本文对280例固定正畸龈炎患者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发现共主要原因是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和患者口内矫治装置的不良刺激。因此,引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尽量避免矫治装置对牙龈的刺激是控制病人龈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二砷对人肺腺癌裸鼠模型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各类恶性肿瘤中 ,肺癌已成为首要危害人类健康的癌症 ,因此对肺癌治疗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之一。此研究应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肺腺癌裸鼠模型进行干预 ,以观察As2 O3 抑瘤效果 ,探讨其抑瘤机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瘤株 :人肺腺癌细胞AGZY。(2 )动物 :Balb/c纯系小鼠 30只 ,鼠龄 5~ 6周 ,体重 18~2 2g,雌雄兼用。 (3)药品与试剂 :As2 O3 (浓度 1% ,批号2 0 0 0 10 0 9) ,顺铂 (批号 0 0 0 90 ,2 0mg/支 ) ,培养基 :含 10 %小牛血清的RPMI16 40 ,加入青霉素及链霉素。2 方法 :(1)细胞培养 :AGZ…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选择性腰仍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后康复训练的有效性,选择78例SPR后患儿,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中医推拿法和肢体功能训练法),并与38例未行康复训练的SPR后脑瘫患儿比较。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8%,对照组为55%,并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提示康复训练是SPR术后脑瘫患儿功能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伴有下肢畸形的痉挛性脑性瘫痪者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和组合式下肢矫形术的疗效分析,探索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途径。方法:1996-02/2002-05,对40例伴有下肢畸形的痉挛性脑瘫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岁-17岁,行SPR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矫正部分下肢畸形,再行组合式下肢矫形术矫正残余畸形,配合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平均随访4.2年(2年~7.5年),采用刘小林等的脑瘫疗效评估标准,比较SPR术前和术后、SPR术前和下肢矫形术后脑瘫分项功能评分和脑瘫痉挛临床分项评估。结果:在SPR术后,脑瘫对比分项中躯干活动和蹲立变换两项恢复率分别为88%和7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采用SPR和组合式下肢矫形术系统治疗后,脑瘫对比分项的各项恢复率均在90%以上,脑瘫痉挛临床分项各项的改善率均为80%以上,尤其尖足现象和交腿现象的改善率为100%;下肢肌张力由平均4.2级降至平均1.4级。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结合下肢矫形术及功能康复训练是治疗伴有下肢畸形的痉挛性脑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后康复训练的有效性,选择78例SPR后患儿,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中医推拿法和肢体功能训练法),并与38例未行康复训练的SPR后脑瘫患儿比较。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8%,对照组为55%,并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提示康复训练是SPR术后脑瘫患儿功能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