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发现胰腺占位2 d”于2018年4月11日入住本院。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睡眠及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无发热。既往史:18年前因右足拇指恶性黑色素瘤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切除右足拇指及瘤体,6年前行化疗半年,控制良好;15年前因甲状腺囊肿行甲状腺全切,平素口服优甲乐100μg/d;糖尿病史4~5年,空腹血糖14~15 mmol/L,餐后血糖20 mmol/L以上,平素皮下注射甘舒霖早晚各26单位,血糖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枕外隆凸和乳突最低点连线作为标志线定位横窦在颅骨表面的体表投影,为小脑幕上下手术入路时避免横窦损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80名志愿者进行CT扫描,采用CT重建技术构建颅骨3D模型以进行结构标记和测量,以枕外隆凸最高点(A)与乳突最低点(B)连线作为标志线描绘横窦沟至该标志线的距离和横窦沟宽度。结果: 横窦沟中部标志点J处横窦沟宽度d右边测量值大于左边(t=5.232,P<0.05);横窦沟标志点至连线AB的测量指标h1、h2、h3、h4、h5、s1、s2、BE、BD、BJ和BI的左右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窦沟标志点至连线AB的测量指标h1、h2、h3、h4、h5、s1、s2、d、BE、BD、BJ和BI的男女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重建图像在二维平面上可精确地获得横窦沟在颅骨表面的体表投影数据,该方法简单、便捷、实用,且术中易于操作,对术中开颅保护横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胰腺占位1个月"于2018年1月10日就诊于本院。患者1个月前于当地医院体检行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本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200/100 mm Hg,未规律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安全距离,为翼腭窝入路的手术提供指导。方法:对121名志愿者的头颅进行计算机薄层CT扫描。标注颈内动脉虹吸段(A点)和圆孔(B点)位置,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一个平行于眼耳平面的和鼻中隔所在平面的坐标系,其坐标原点为A点。C点是A点在一个平行于眼耳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点,且B点经过该平面。D点是C点在一个平行于鼻中隔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点,且B点经过该平面。测量AC与BC的距离,计算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测量AB所在直线与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3个平面之间的角度。结果:AC间的长度为(13.22±3.79)mm(范围为8.33~105.67 mm;95% CI:8.55~21.39 mm)。与矢状面的角度为33.54°±9.23°(范围为5.38°~66.58°;95% CI:30.88°~34.20°)。与冠状面的角度为53.17°±10.48°(范围为5.60°~75.02°;95% CI:51.29°~55.06°)。与水平面的角度为9.43°±12.91°(范围为-28.44°~82.22°;95% CI:7.11°~11.76°)。结论:通过薄层CT扫描技术得到经翼腭窝入路手术中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