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渴脂平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春丽  姜喆  南征 《新中医》2005,37(1):48-50
目的:观察消渴脂平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糖适平、蒙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消渴脂平胶囊(由榛花、黄连、丹参、大黄、黄芪、生地黄、枸杞子等组成)治疗。对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消渴脂平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通过搜集历代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代赭石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为13.8~74.6 g,常用剂量为10~30 g,散剂为2.07~4.14 g,外用剂量为0.828 g。2)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降逆和胃、化痰止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呕吐等,用量为10~74.6 g;平肝降逆治疗高血压、惊风、失眠等,汤剂为15~30 g,散剂为2.07~4.14 g;消肿止痛治疗眼赤肿闭合等,外用为0.828 g。3)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和胃降逆、化痰止呕常配伍旋复花、半夏等;平肝降逆常配伍磁石等;消肿止痛常配伍石膏。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是一种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DM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据估计,到2045年,中国DM患者将超过1.497亿。因此,开展中医药防治DM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目前研究表明,自噬是细胞对内环境变化的有效反应,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实现细胞的自我净化、自我重构、维持内环境稳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自噬调节失衡参与2型DM(T2DM)发生发展过程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T2DM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两个关键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衰竭。研究发现自噬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在细胞稳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T2DM的发展进程中,自噬可根据机体所处内环境不同被代偿性激活或被抑制,并且还发现当自噬调节不平衡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衰竭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4.
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辨证上,需在以下3个要点上与疾病后期进入虚寒阶段者进行鉴别:辨尿之寒热,辨痛之虚实,辨阳痿之身心.仝小林认为下焦湿热,瘀阻经络,气机不畅为核心病机,宜清热燥湿解毒,行气化瘀,选用黄柏、生蒲黄、橘核组成三味小方,黄柏常用剂量为9~30 g,生蒲黄9~15 g,橘核15~30 g,...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结合现代医疗,仝小林教授在传承传统辨证论治模式,又开启了“分类、分期、分证”的辨证辨病思想,系统阐述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类型、发展及转归等内容,并构建基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分类、分期(根据自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郁、瘀、虚3期)、分证思想体系指导下的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防治临床实践。分类、分期、分证思想综合考量疾病共性及患者个性,可为现代慢性病中医理论构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仝小林院士认为眼络病出现在糖尿病病程发展的"虚损阶段",气虚络瘀为主要病机,基本治法为益气活血通络,临床常选用黄芪、夜明砂、潼蒺藜三味药物配伍治疗。方中黄芪补气通络,气行则血行,夜明砂、潼蒺藜均入肝经,夜明砂散瘀明目,潼蒺藜养肝明目,还需要结合肥胖型糖尿病和消瘦型糖尿病病理基础进行加减。黄芪常用剂量为9~30 g,夜明砂常用剂量为6~15 g,潼蒺藜常用剂量为9~15 g。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且趋于年轻化。现代医学对其进行治疗常有耐药性、戒断反应,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仝小林院士通过多年来的探索与临床经验的积累,提出"态靶因果"中医临床辨治方略,以对症用药、对病用药、审因用药提高治病的靶向性,在阴虚火旺型失眠的辨治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仝院士以阴虚火旺为态,心肾不得相交为靶,通过黄连阿胶汤使阴复火降、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敛阴潜阳,酸枣仁以养血宁神,夜交藤、五味子合用滋阴养血安神以打靶助眠,共同调态,态靶辨治,每每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经中药和西药分别治疗1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球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球中NF-κB蛋白表达。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小球中激活的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调肝散对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肝组织IRS-2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高脂饲料加STZ诱导的实验性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吡咯列酮组和解毒通络调肝散组。实验12周后处死取肝脏标本,采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IRS-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解毒通络调肝散组的肝组织IRS-2 mRNA表达水平较DM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解毒通络调肝散具有明显增加实验性DM大鼠肝脏组织IRS-2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T2DM)属中医消渴范畴,胰岛素抵抗(IR)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亦是T2DM的特征性改变。本文从实验研究方面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实验性DM大鼠肝组织NF—kB蛋白、MCP-1蛋白及MCP—1 mRNA表达的影响,来探讨肝组织NF—kB与MCP-1途径与T2DM、IR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