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和非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均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表现形式。2 0 0 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病协会 (ACC/ AHA) UAP与 NSTEMI治疗指南强调 ,应对 U AP/ NSTEMI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 ,并根据危险分层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U AP/NSTEMI的药物治疗进展中 ,以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的进展最快 ,本文将重点介绍。1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进展1.1 环氧化酶抑制剂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仍为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 ,急性期使用剂量为 15 0~ 30 0 mg/ d。阿司匹林具有广泛的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记物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方法选择胸痛患者60例,AMI组32例,UAP组18例,SAP组10例,ELISA法测定患者胸痛<3h,3~6h血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血酶原片段(F1+2)浓度变化,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分析胸痛<3h,≤6hH-FABP、MCP-1、F1+2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AMI组比较,UAP组和SAP组胸痛<3h,3~6h血浆H-FABP、MCP-1、F1+2、cTnI及MYO明显下降(P<0.05,P<0.01);与UAP组比较,SAP组胸痛<3h,3~6h血浆MCP-1、F1+2明显下降(P<0.05)。在胸痛<3h,≤6hH-FABP敏感性高于其他指标;胸痛<3h,≤6hH-FABP特异性均与cTnI相似,高于其他指标。胸痛≤6hF1+2及MCP-1敏感性、特异性较胸痛<3h明显升高,F1+2敏感性与MYO相似,但MCP-1敏感性与MYO相比仍较低。结论 H-FABP在时效方面更早于cTnI,总体诊断价值要优于cTnI,有望成为理想的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球囊拉伤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兔模型并用药物触发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将60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平均分成三组:球囊损伤 高脂(1%胆固醇)组、高脂喂养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喂养3个月后分别给予鲁塞尔蝰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以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发现,球囊损伤 高脂组与高脂喂养组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球囊损伤 高脂组所形成的粥样斑块为具有较大脂质核的软斑块;药物触发后球囊损伤 高脂组存活的18只中有11只共15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高脂喂养组中的19只经药物触发后仅5只共7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普通饲料喂养组中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提示,在构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药物触发后能够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不仅具有协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Claudin-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包含64例前列腺癌和39例前列腺增生组织的64点阵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Claudin-3的表达,分析其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Claudin-3阳性表达率为60.94%(39/64),前列腺增生表达率17.95%(7/39)(P〈0.05);Claudin-3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Claudin-3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意义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房颤患者76例,按房颤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阵发性房颤组30例,持续性房颤组46例。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4个亚组。同时选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血浆D-dimer、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持续性房颤组D-dimer、hs-CRP浓度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③持续性房颤4个亚组,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增加D-dimer、hs-CRP浓度逐渐增高。D-dimer、hs-CR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D-dimer与hs-CRP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炎症与凝血共同参与和促进了房颤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房颤患者联合检测D-dimer、hs-CRP有助于预测血栓性疾病及近期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对梗阻性上尿路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感染15例。直视下向梗阻性感染侧上尿路插入输尿管镜,采用镜体直接扩张、活检、电灼、激光碎石等微创技术解除梗阻,并适当处理原发疾病,妥善留置F7-9双J管、Foley’s导尿管,配合有效抗菌素治疗。结果12例患者上尿路感染临床症状迅速好转(80%),8例同时完成病因治疗(53.3%)。结论微创输尿管镜技术对梗阻性上尿路感染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膜部尿道狭窄,随着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的遂步推广,尿道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膜部尿道狭窄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值得关注。近年来,我院采用输尿管镜和尿道膀胱镜直视下尿道扩张治疗膜部尿道狭窄4l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将年龄≤ 40岁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2 5例作为青年组 ,年龄 >40岁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95例为中老年组 ,观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发病有无过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12 0例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塞后 2 8d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吸烟、饮酒、疲劳或精神紧张、血脂、高血压例数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均 <0 .0 1)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例数及病变范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过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可能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 ,这些因素诱发的冠脉痉挛在青年人中的心肌梗塞起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全麻术中术后应用利多卡因喷雾剂局部表面麻醉对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和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6~10岁择期扁桃体切除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局部喷雾剂组(LD组,n=3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30)。全部儿童采用全麻切除扁桃体后,LD组使用利多卡因喷雾剂创面喷洒2次,NS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创面喷洒。分别于喷洒后(T0)、病人清醒后10分钟(T1)、20分钟(T2)、30分钟(T3)、60分钟(T4)记录心率、血压、动脉氧饱和度、VAS疼痛评分、出血量、2次手术止血病例数。结果:2组患者动脉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D组患者清醒后心率、血压、VAS评分[1]、出血量、2次手术止血病例数均低于NS组(P0.05)。结论:儿童全麻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喷雾剂局部浸润麻醉,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缓解和出血减少,能降低儿童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